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9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4页 |
1.2.1 信息生态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1.2.2 信息生态平衡及其评价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4-17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1.3.2 研究目标 | 第15页 |
1.3.3 研究方法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7-22页 |
2.1 信息生态学理论 | 第17-20页 |
2.1.1 信息生态学研究的内容 | 第17页 |
2.1.2 信息生态系统理论 | 第17-18页 |
2.1.3 信息生态位理论 | 第18-19页 |
2.1.4 信息生态链理论 | 第19-20页 |
2.2 生态平衡理论 | 第20-22页 |
2.2.1 生态平衡的内涵 | 第20-21页 |
2.2.2 生态平衡理论的内容 | 第21-22页 |
第3章 企业信息生态平衡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| 第22-35页 |
3.1 信息生态平衡的内涵及表现形式 | 第22-24页 |
3.1.1 信息生态平衡的内涵 | 第22页 |
3.1.2 信息生态平衡的表现形式 | 第22-24页 |
3.2 信息生态失衡及对企业发展的严重影响 | 第24-26页 |
3.2.1 信息生态失衡的内涵及表现 | 第24-25页 |
3.2.2 信息生态失衡对企业发展的严重影响 | 第25-26页 |
3.3 企业信息生态平衡的概念、特点和意义 | 第26-28页 |
3.3.1 企业信息生态平衡的概念 | 第26-27页 |
3.3.2 企业信息生态平衡的特点 | 第27页 |
3.3.3 企业信息生态平衡的意义 | 第27-28页 |
3.4 企业信息生态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28-35页 |
3.4.1 内部结构因素 | 第29-31页 |
3.4.2 功能机制因素 | 第31-33页 |
3.4.3 外部环境因素 | 第33-35页 |
第4章 企业信息生态平衡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| 第35-43页 |
4.1 企业信息生态平衡的评价体系构建的目的及构建原则 | 第35-36页 |
4.1.1 企业信息生态平衡评价体系构建的目的 | 第35页 |
4.1.2 企业信息生态平衡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| 第35-36页 |
4.2 企业信息生态平衡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| 第36-38页 |
4.3 企业信息生态平衡的评价方法 | 第38-43页 |
4.3.1 模型与步骤 | 第38-42页 |
4.3.2 企业信息生态平衡评价值计算 | 第42-43页 |
第5章 案例分析 | 第43-47页 |
5.1 案例背景介绍 | 第43页 |
5.2 企业信息生态平衡的评价过程 | 第43-46页 |
5.3 企业信息生态平衡评价结果分析 | 第46-47页 |
第6章 企业信息生态平衡的管理策略 | 第47-50页 |
6.1 企业信息生态平衡的宏观管理策略 | 第47页 |
6.2 企业信息生态平衡的中观管理策略 | 第47-48页 |
6.3 企业信息生态平衡的微观管理策略 | 第48-50页 |
第7章 结论 | 第50-52页 |
7.1 全文总结 | 第50页 |
7.2 主要创新之处 | 第50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7页 |
致谢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