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6页 |
1.1 概述 | 第8-9页 |
1.2 课题背景 | 第9-10页 |
1.3 直接焊接方钢管节点的失效模式 | 第10-11页 |
1.4 直接焊接钢管节点的研究状况 | 第11-15页 |
1.4.1 国内研究状况 | 第11-12页 |
1.4.2 国外研究状况 | 第12页 |
1.4.3 T 型板与钢管节点的研究状况 | 第12-15页 |
1.5 本文研究工作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纵向板与方管单面及双面连接节点的滞回性能试验研究 | 第16-36页 |
2.1 试验目的及思路 | 第16-17页 |
2.1.1 试验目的 | 第16页 |
2.1.2 试件的设计 | 第16-17页 |
2.2 试件设计 | 第17-19页 |
2.2.1 节点形式及尺寸 | 第17-19页 |
2.3 试件的材料力学性能试验 | 第19-22页 |
2.4 试验加载装置 | 第22-24页 |
2.5 测量方案 | 第24-26页 |
2.6 试验加载制度 | 第26-27页 |
2.7 试验现象及破坏规律 | 第27-28页 |
2.8 试验现象 | 第28-34页 |
2.8.1 TT-1 试验现象描述 | 第28-29页 |
2.8.2 TT-2 试验现象描述 | 第29页 |
2.8.3 TT-3 试验现象描述 | 第29-30页 |
2.8.4 TT-4 试验现象描述 | 第30-31页 |
2.8.5 TP-1 试验现象描述 | 第31-32页 |
2.8.6 TP-2 试验现象描述 | 第32-33页 |
2.8.7 TP-3 试验现象描述 | 第33页 |
2.8.8 TP-4 试验现象描述 | 第33-34页 |
2.9 试验件破坏规律 | 第34-35页 |
2.10 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3章 轴向荷载下单面和双面与方管连接节点滞回性能的试验数据分析 | 第36-50页 |
3.1 概述 | 第36页 |
3.2 滞回曲线 | 第36-38页 |
3.3 骨架曲线 | 第38-40页 |
3.4 变形能力分析 | 第40-41页 |
3.5 承载力分析 | 第41-43页 |
3.6 刚度退化 | 第43-45页 |
3.7 能量耗散 | 第45-49页 |
3.8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4章 试验节点的有限元模拟 | 第50-60页 |
4.1 概述 | 第50页 |
4.2 有限元模型 | 第50-51页 |
4.3 钢材的本构关系 | 第51-52页 |
4.4 单元类型、材料参数及边界条件的确定 | 第52-55页 |
4.5 有限元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 | 第55-57页 |
4.6 20 节点 Solid 95 实体单元计算模型的建立 | 第57-59页 |
4.7 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结论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5页 |
致谢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