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金融市场论文

新股破发的原因、影响及对策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1章 绪论第9-14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目的第9-1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国内外研究文献的评价第12页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与内容架构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方法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内容构架第13页
    1.4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第13-14页
第2章 新股破发的概述第14-18页
    2.1 破发的定义第14页
    2.2 我国新股破发的阶段回顾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小规模的破发阶段—2011年以前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大规模的破发—2011年至今第16-18页
第3章 新股破发的原因分析第18-34页
    3.1 从供给角度分析新股破发的原因第18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新股首次公开发行的具体流程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发行价格不断走高导致新股供给增加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新股发行节奏不减导致供给相对过剩第22-24页
    3.2 从需求角度分析新股破发的原因第24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货币政策影响下的打新资金规模不断缩水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上市公司质量不佳抑制投资者需求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二级市场走弱降低了投资者对新股的需求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投资者存在投机心理第31-32页
    3.3 新股供大于求导致股票破发第32-34页
第4章 新股破发的负面影响第34-38页
    4.1 新股破发的短期影响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打击股民投资一级市场的信心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降低基金申购新股的热情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间接影响二级市场大盘的走势第35-36页
    4.2 新股破发的长期影响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新股破发削弱股票市场融资功能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新股破发降低资金的配置效率第37-38页
第5章 减少新股破发的对策第38-48页
    5.1 降低新股发行价格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参照行业平均市盈率确定新股发行价格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采取美国式招标约束高报价机构投资者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扩大新股询价对象的范围第38-39页
    5.2 加强对保荐机构的监管第39-40页
    5.3 强化对上市公司及其高管的约束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加强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监管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增强对公司高层集体辞职套现的约束第42-43页
    5.4 正确引导个体投资者行为,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重视投资者教育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加强投资者权益保护第45页
    5.5 适当控制新股发行节奏第45-46页
    5.6 完善其它配套制度的建设第46-48页
结语第48-49页
参考文献第49-51页
致谢第51-52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52页

论文共5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全部政府性资产审计研究--以浙江省为例
下一篇:我国社会保障预算制度运行评价与完善对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