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投资者注意力与意外盈余效应的实证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引言 | 第6-10页 |
1.1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| 第6-7页 |
1.2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| 第7页 |
1.3 研究意义 | 第7-8页 |
1.4 文章结构 | 第8-10页 |
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| 第10-22页 |
2.1 市场“异象”对有效市场假说的挑战 | 第10-12页 |
2.1.1 有效市场假说 | 第10-11页 |
2.1.2 市场“异象”与意外盈余效应 | 第11-12页 |
2.2 意外盈余效应及其解释 | 第12-16页 |
2.2.1 意外盈余效应的现代金融理论解释 | 第12-14页 |
2.2.2 意外盈余效应的行为金融解释 | 第14-16页 |
2.3 投资者注意力与意外盈余效应 | 第16-18页 |
2.3.1 注意力的稀缺性与选择性 | 第16页 |
2.3.2 投资者注意力及其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| 第16-17页 |
2.3.3 投资者注意力对意外盈余效应的解释 | 第17-18页 |
2.4 我国意外盈余效应相关研究 | 第18-20页 |
2.5 对我国现有研究的评述 | 第20-22页 |
3 研究设计与样本 | 第22-29页 |
3.1 事件研究法 | 第22页 |
3.2 样本及数据来源 | 第22-23页 |
3.3 研究设计及变量说明 | 第23-26页 |
3.3.1 标准意外盈余的计算 | 第23-24页 |
3.3.2 超额收益率与累积超额收益率 | 第24-25页 |
3.3.3 周末对投资者注意力分配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3.4 样本描述性统计 | 第26-29页 |
4 实证检验 | 第29-41页 |
4.1 单变量分析 | 第29-34页 |
4.2 多变量回归分析 | 第34-40页 |
4.2.1 极端意外盈余组检验 | 第34-38页 |
4.2.2 全样本检验 | 第38-40页 |
4.3 小结 | 第40-41页 |
5 结论与建议 | 第41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7页 |
后记 | 第47-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