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8-14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8-9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8-9页 |
1.1.2 选题意义 | 第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9-11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9-10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0-11页 |
1.3 基本框架与研究方法 | 第11-13页 |
1.3.1 论文的基本框架 | 第11-12页 |
1.3.2 论文的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4 主要创新之处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| 第14-17页 |
2.1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相关的概念 | 第14-15页 |
2.1.1 市管县体制 | 第14页 |
2.1.2 省直管县体制 | 第14-15页 |
2.2 理论基础 | 第15-17页 |
2.2.1 行政组织结构扁平化理论 | 第15页 |
2.2.2 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动态匹配理论 | 第15-16页 |
2.2.3 区域经济学理论 | 第16-17页 |
第三章 市管县体制的利弊及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| 第17-23页 |
3.1 市管县体制的成效与弊端 | 第17-19页 |
3.1.1 市管县体制的成效 | 第17页 |
3.1.2 市管县体制的弊端 | 第17-19页 |
3.2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| 第19-23页 |
3.2.1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| 第19-20页 |
3.2.2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可行性分析 | 第20-23页 |
第四章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实践经验及困境分析 | 第23-33页 |
4.1 目前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成效和基本经验 | 第23-25页 |
4.2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主要模式及启示 | 第25-31页 |
4.2.1 浙江模式 | 第25-26页 |
4.2.2 湖北模式 | 第26-27页 |
4.2.3 江苏模式 | 第27-28页 |
4.2.4 陕西模式 | 第28-29页 |
4.2.5 江西模式 | 第29-30页 |
4.2.6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启示 | 第30-31页 |
4.3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困境及分析 | 第31-33页 |
4.3.1 省级管理幅度过大导致行政能力不强 | 第31页 |
4.3.2 体制削弱地级市利益,阻碍地级市发展 | 第31-32页 |
4.3.3 可能导致县域无序开发 | 第32页 |
4.3.4 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不到位 | 第32-33页 |
第五章 推进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对策及思路 | 第33-39页 |
5.1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| 第33-34页 |
5.1.1 逐步改革,稳步推进 | 第33页 |
5.1.2 因地制宜,分类指导 | 第33页 |
5.1.3 优化职能,提高效率 | 第33-34页 |
5.1.4 市县分治,协调发展 | 第34页 |
5.1.5 精简机构,合理安置 | 第34页 |
5.2 推进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对策 | 第34-39页 |
5.2.1 合理调整省级政府管理幅度 | 第34-35页 |
5.2.2 地级市利益的合理调整 | 第35-36页 |
5.2.3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| 第36页 |
5.2.4 理顺省市县政府之间的关系 | 第36-37页 |
5.2.5 加强对县级政府的权力监督和制约 | 第37页 |
5.2.6 转变政府职能、提供相关配套措施 | 第37-39页 |
结论 | 第39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3页 |
致谢 | 第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