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数学论文

高二数学分层流动式教学的学生学习心理分析

中文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1章 绪论第10-17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0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高二数学教学的特殊情况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分层流动式教学对高二数学教学的适用性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学生心理对成功数学教学的影响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实践背景第12-14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及目的第14-15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5-17页
第2章 文献综述第17-26页
    2.1 几种教学模式的内涵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分层教学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流动教学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有效教学第18-19页
    2.2 关于分层流动式教学必然性的讨论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符合建构主义理论的要求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符合新课标的要求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符合学生的发展方向第22-23页
    2.3 实践中分层流动式教学实践存在的困难问题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正确分层受制于分数而忽视学生学习心理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学生之间的竞争增强并且互助合作能力下降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教师在分层流动教学中对学生学习能力与心理的掌握度下降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学生学习心理不稳定可能引发一定不良问题第25-26页
第3章 高二数学分层流动式教学下的学生学习心理分析第26-36页
    3.1 分层流动教学下学生学习心理的变动分析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变化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学生对数学的情感态度的变化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学生的学习意志的变化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学生的学习性格的变化第28页
    3.2 分层流动教学下学生不良学习心理产生的原因分析第28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分数为本的分层与流动标准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教师等资源配置的不公平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成绩差异的不断扩大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学生合作学习关系有所下降第34-36页
第4章 尊重学生心理调整高二数学分层流动式教学的建议第36-46页
    4.1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设计分层流动教学框架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应该更加关注高二学生特性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应该更多的考虑自由和平等的教学方式第36-37页
    4.2 引导学生接受分层流动式教学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利用 KPI 指标合理分层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沟通与引导第37-38页
    4.3 合理设定分层及流动标准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注重科学划分教学小班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及目标设计小班教学规范第39页
    4.4 构建学生与教师的双向选择评价机制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要构建双向考核机制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合理运用考核结果第40-41页
    4.5 提升教师储备及综合素质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注重利用师徒制手段提升数学教师能力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提升高二数学教师的个人修养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适当使用现代化教学工具辅助合作学习第43-44页
    4.6 采取有效手段改善师生、生生关系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注重提升师生在合作学习中的沟通能力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注重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协调与配合第45-46页
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46-48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46-47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47-48页
参考文献第48-50页
致谢第50-51页

论文共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专项体能训练对中学生篮球技术运用影响的实验研究
下一篇: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培育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