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--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--粒状污染物论文

上海市城区和工业区气溶胶吸湿性比较研究

目录第3-5页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一章 绪论第7-19页
    1.1 大气气溶胶概述第7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气溶胶的分类及其来源第7-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气溶胶吸湿性定义和意义第8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常见物质的吸湿增长特性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气溶胶吸湿性的重要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2 气溶胶吸湿性研究进展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气溶胶吸湿增长特性的现场观测研究第14-17页
    1.3 本文的研究意义第17-19页
第二章 实验设备和方法第19-26页
    2.1 实验设备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加湿串联差分迁移分析仪(H-TDMA)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八级采样器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在线气溶胶及气体组分监测系统(MARGA)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离子色谱仪(IC)第22-23页
    2.2 H-TDMA系统的实验方法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标准粒径检验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硫酸铵吸湿增长校正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Kernel校正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数据反演第23-24页
    2.3 吸湿增长因子的理论计算第24-26页
第三章 上海城区亚微米级颗粒物的吸湿性研究第26-34页
    3.1 观测点第26页
    3.2 气象条件第26-27页
    3.3 气溶胶吸湿增长特性第27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GF和κ的分布情况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吸湿增长因子的日变化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湿度对吸湿性的影响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化学组分对吸湿性的影响第32-34页
第四章 宝山工业区亚微米级颗粒物的吸湿性研究第34-45页
    4.1 观测点第34页
    4.2 气象条件第34-35页
    4.3 结果讨论第35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吸湿增长因子分布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气溶胶吸湿增长特性的日变化情况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降雨过程对吸湿性的影响第42-44页
    4.4 小结第44-45页
第五章 杨浦区微米级气溶胶颗粒物的吸湿性研究第45-50页
    5.1 采样点第45页
    5.2 结果讨论第45-49页
    5.3 小结第49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4页
致谢第54-55页

论文共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某动车段照明控制系统的研究
下一篇:燃煤电厂电除尘器专家系统的开发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