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0. 绪论 | 第9-14页 |
0.1 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0.2 文献综述 | 第10-11页 |
0.3 本文的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 | 第11-13页 |
0.3.1 理论工具 | 第11-12页 |
0.3.2 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0.4 本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 | 第13-14页 |
0.4.1 基本思路 | 第13页 |
0.4.2 逻辑结构 | 第13-14页 |
1. 股权强制收购制度的理论架构 | 第14-18页 |
1.1 股权强制收购制度概念及释义 | 第14页 |
1.2 股权强制收购相关制度的比较分析 | 第14-15页 |
1.2.1 英美法的救济手段——股权强制置换制度 | 第14-15页 |
1.2.2 大陆法的救济手段——股东退出权与除名权 | 第15页 |
1.3 我国股权强制收购制度的法理基础与可行性分析 | 第15-18页 |
2. 股权强制收购相关法律制度现状及问题分析 | 第18-26页 |
2.1 公司僵局及我国司法救济之现状 | 第18-21页 |
2.1.1 公司解散 | 第18-20页 |
2.1.2 公司破产 | 第20页 |
2.1.3 股权转让 | 第20-21页 |
2.2 股权强制收购制度与其它僵局救济手段的比较优势 | 第21-26页 |
2.2.1 有利于迅速破解有限公司僵局 | 第22页 |
2.2.2 更具实效性 | 第22-23页 |
2.2.3 转让成本较低 | 第23-24页 |
2.2.4 社会效益好 | 第24页 |
2.2.5 对有限公司僵局的双方都公平、合理 | 第24-26页 |
3. 我国股权强制制度的构建 | 第26-33页 |
3.1 股权强制收购制度的适用条件 | 第26-28页 |
3.2 股权强制收购制度的诉讼问题 | 第28-29页 |
3.2.1 案由设定与立案标准 | 第28页 |
3.2.2 诉讼当事人的确定 | 第28-29页 |
3.3 股权强制收购制度之股权价确定 | 第29-30页 |
3.3.1 协议确定公平价格 | 第29页 |
3.3.2 公司确定公平价格 | 第29-30页 |
3.3.3 会计专家评估 | 第30页 |
3.3.4 法院确定公平价格 | 第30页 |
3.4 股权强制收购制度与公司法相关制度的衔接 | 第30-33页 |
3.4.1 与资本维持原则的关系 | 第30-31页 |
3.4.2 关于股东归一问题 | 第31-33页 |
结语 | 第33-3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4-37页 |
后记 | 第3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