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目录 | 第7-9页 |
插图索引 | 第9-10页 |
附表索引 | 第10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2-17页 |
1.2.1 会计稳健性 | 第12-13页 |
1.2.2 公允价值计量 | 第13-14页 |
1.2.3 有关公允价值级次的研究 | 第14-15页 |
1.2.4 有关公允价值和会计稳健性的研究 | 第15-16页 |
1.2.5 现有文献评述 | 第16-17页 |
1.3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| 第17-19页 |
第2章 公允价值级次和会计稳健性理论基础 | 第19-39页 |
2.1 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基础 | 第19-23页 |
2.1.1 公允价值的历史沿革 | 第19-20页 |
2.1.2 公允价值的产生动因 | 第20-23页 |
2.2 公允价值级次 | 第23-30页 |
2.2.1 公允价值级次的变迁 | 第23-26页 |
2.2.2 信息可靠性与公允价值级次产生的动因 | 第26-27页 |
2.2.3 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与公允价值级次 | 第27-30页 |
2.3 会计稳健性 | 第30-39页 |
2.3.1 会计稳健性发展历程 | 第30-31页 |
2.3.2 条件稳健性与非条件稳健性 | 第31-33页 |
2.3.3 会计稳健性的计量模型 | 第33-35页 |
2.3.4 会计稳健性影响因素 | 第35-39页 |
第3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| 第39-46页 |
3.1 公允价值级次与会计稳健性关系 | 第39-42页 |
3.1.1 公允价值对会计稳健性的修正作用 | 第39-40页 |
3.1.2 公允价值级次与会计稳健性的相关关系 | 第40-42页 |
3.1.3 公允价值级次与会计稳健性对会计目标的影响 | 第42页 |
3.2 研究假设 | 第42-46页 |
第4章 研究设计和实证结果分析 | 第46-58页 |
4.1 研究设计 | 第46-48页 |
4.1.1 盈余-股价回报关系模型 | 第46-47页 |
4.1.2 盈余-股价回报关系模型扩展 | 第47-48页 |
4.1.3 研究样本 | 第48页 |
4.2 实证结果与分析 | 第48-58页 |
4.2.1 统计性描述 | 第48-50页 |
4.2.2 假设检验 | 第50-56页 |
4.2.3 实证分析结论 | 第56页 |
4.2.4 政策建议 | 第56-58页 |
结论 | 第58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6页 |
致谢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