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目录 | 第6-9页 |
引言 | 第9-12页 |
(一) 问题的提出 | 第9页 |
(二)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1、国内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2、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页 |
(三) 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1、文献检索法 | 第10页 |
2、教育观察法 | 第10页 |
3、经验总结法 | 第10页 |
4、教学案例研究法 | 第10-11页 |
(四)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、理论意义 | 第11页 |
2、实践意义 | 第11-12页 |
一、新课程理念下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的概述 | 第12-16页 |
(一) 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基本内涵 | 第12-15页 |
1、有效教学含义 | 第12-13页 |
2、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基本内容 | 第13-15页 |
(二) 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特征 | 第15-16页 |
1、学生发展全面化 | 第15页 |
2、师生关系和谐化 | 第15-16页 |
3、教学过程开放化 | 第16页 |
4、教学效益最大化 | 第16页 |
二、新课程理念下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16-21页 |
(一) 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存在的问题 | 第16-19页 |
1、教学对象定位片面化 | 第16-17页 |
2、教学内容形式两张皮 | 第17页 |
3、师生双主作用两极化 | 第17-18页 |
4、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 | 第18页 |
5、教学评价单 | 第18-19页 |
(二) 原因分析 | 第19-21页 |
1、教师自身素质偏低 | 第19-20页 |
2、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 | 第20页 |
3、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性 | 第20-21页 |
4、学校定位不到位 | 第21页 |
三、新课程理念下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的现实对策 | 第21-37页 |
(一) 充分的教学准备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| 第21-26页 |
1、践行新课程教学理念 | 第21-22页 |
2、分析好学生的实际情况 | 第22-23页 |
3、丰富拓展教学内容 | 第23-24页 |
4、运用灵活多样教学方法 | 第24-26页 |
(二) 全面的教师素质是有效教学的基础 | 第26-28页 |
1、超强的学习能力 | 第26-27页 |
2、过硬的业务素质 | 第27页 |
3、创新的教研能力 | 第27-28页 |
(三) 灵动的教学艺术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| 第28-33页 |
1、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导入 | 第28页 |
2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| 第28-31页 |
3、师生主导主体作用齐上阵 | 第31-33页 |
(四) 发展的教学评价是有效教学的延伸 | 第33-37页 |
1、评价的内容 | 第34-35页 |
2、评价的主体 | 第35页 |
3、评价的原则 | 第35-37页 |
结束语 | 第37-38页 |
注释 | 第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39页 |
附件 | 第39-45页 |
致谢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