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动医疗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18页 |
1.1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| 第12-15页 |
1.3 现存解决方案及不足 | 第15页 |
1.4 论文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5-16页 |
1.5 论文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1.6 论文组织结构 | 第17-18页 |
第2章 相关技术及原理 | 第18-26页 |
2.1 移动医疗信息系统介绍 | 第18页 |
2.2 常用开发模型及模型选取 | 第18-21页 |
2.3 C+W 无线网络统一认证介绍 | 第21-22页 |
2.4 物联网技术应用 | 第22页 |
2.5 系统总体架构 | 第22-26页 |
2.5.1 医疗机构原有系统 | 第23页 |
2.5.2 医疗业务中间件 | 第23-24页 |
2.5.3 网络层 | 第24-25页 |
2.5.4 终端 | 第25-26页 |
第3章 基于危急值的移动医疗信息系统设计与分析 | 第26-40页 |
3.1 “危急值”管理背景及问题 | 第26页 |
3.2 需求分析 | 第26-30页 |
3.2.1 医疗机构原有系统 | 第26-27页 |
3.2.2 原有系统危急值管理缺陷 | 第27页 |
3.2.3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| 第27-29页 |
3.2.4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| 第29-30页 |
3.2.5 系统安全需求分析 | 第30页 |
3.2.6 系统维护需求分析 | 第30页 |
3.3 基于危急值的系统分析与设计 | 第30-33页 |
3.3.1 危急值的定义 | 第30页 |
3.3.2 危急值管理的报告制度和技术指标 | 第30-32页 |
3.3.3 危急值的移动解决方案 | 第32-33页 |
3.4 基于危急值的移动医疗系统架构分析与设计 | 第33-36页 |
3.4.1 系统组成及逻辑结构 | 第33-34页 |
3.4.2 系统的物理构成及无线网络结构 | 第34-35页 |
3.4.3 移动医疗网络拓扑结构 | 第35-36页 |
3.4.4 移动医疗网络分层结构 | 第36页 |
3.5 移动医疗系统关键技术及内容 | 第36-38页 |
3.5.1 动态模型工作流 | 第36-37页 |
3.5.2 C+W 统一认证无线网络无缝覆盖 | 第37页 |
3.5.3 物联网技术应用 | 第37-38页 |
3.6 中心医院移动医疗信息系统总体解决方案 | 第38-40页 |
第4章 移动医疗信息系统的实现 | 第40-60页 |
4.1 系统框架的实现 | 第40页 |
4.2 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| 第40-47页 |
4.2.1 医疗业务协同工作平台 | 第41-42页 |
4.2.2 医疗业务信息查询 | 第42-43页 |
4.2.3 计划任务管理 | 第43-44页 |
4.2.4 基于危急值的应用管理 | 第44-45页 |
4.2.5 基于危急值的危重病人管理 | 第45页 |
4.2.6 会诊管理 | 第45-46页 |
4.2.7 药品分级使用管理 | 第46页 |
4.2.8 健康管理 | 第46-47页 |
4.3 移动医疗信息系统实现 | 第47-58页 |
4.3.1 移动医疗业务信息查询及任务协同功能 | 第48-50页 |
4.3.2 移动医疗系统计划任务管理功能 | 第50-51页 |
4.3.3 基于危急值管理的移动系统实现 | 第51-52页 |
4.3.4 移动医疗系统危重病人管理功能 | 第52-53页 |
4.3.5 移动医疗系统会诊管理功能 | 第53-54页 |
4.3.6 移动医疗系统药品分级使用管理功能 | 第54-56页 |
4.3.7 医生移动工作站 | 第56-57页 |
4.3.8 护士移动工作站 | 第57页 |
4.3.9 医院移动工作站 | 第57-58页 |
4.3.10 “移动”健康管理 | 第58页 |
4.4 后续的规划功能 | 第58-59页 |
4.5 系统部署要求 | 第59-60页 |
4.5.1 系统软件要求 | 第59页 |
4.5.2 系统硬件要求 | 第59页 |
4.5.3 手机终端要求 | 第59-60页 |
结论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5页 |
致谢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