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1页 |
·论文的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·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8-9页 |
·论文的研究对象 | 第9页 |
·论文的研究方法 | 第9页 |
·论文的结构安排 | 第9-10页 |
·本文的几个特点说明 | 第10-11页 |
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| 第11-19页 |
·相关概念和理论 | 第11-13页 |
·产业集群相关概念的比较界定 | 第11-12页 |
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内涵 | 第12-13页 |
·关于产业集群及竞争力的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3-16页 |
·国外学者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综述 | 第13-14页 |
·国内学者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综述 | 第14-16页 |
·产业集群竞争力相关模型 | 第16-19页 |
·波特的“钻石模型” | 第16-17页 |
·芮明杰的“新钻石模型” | 第17-19页 |
第三章 嵊州领带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 | 第19-26页 |
·嵊州领带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分析 | 第19-22页 |
·嵊州市地理位置及经济现状 | 第19-20页 |
·嵊州领带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分析 | 第20-22页 |
·嵊州领带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 | 第22-23页 |
·嵊州领带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分析 | 第23-26页 |
·全球化的机遇:领带产业的全球梯度转移 | 第23-24页 |
·本土化的力量:领带产业集群在嵊州的发展 | 第24-26页 |
第四章 基于新钻石模型的嵊州领带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 | 第26-38页 |
·知识吸收与创新能力 | 第26-27页 |
·知识吸收能力较强,但产业集群内低端模仿现象严重 | 第26-27页 |
·以技术创新为主,但管理创新不足 | 第27页 |
·生产要素 | 第27-29页 |
·需求条件 | 第29页 |
·相关、支持性产业 | 第29-34页 |
·集群内部的相关、支持性产业情况 | 第30-32页 |
·嵊州领带产业集群与周边相关产业的联系 | 第32-34页 |
·企业战略、合作与竞争 | 第34-38页 |
·集群内领带企业所有制和治理结构分析 | 第34-35页 |
·集群内领带企业间的合作与分工 | 第35-36页 |
·集群内领带企业间的竞争 | 第36-38页 |
第五章 嵊州领带产业集群化发展对集群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| 第38-45页 |
·嵊州领带产业集群化发展对竞争力的正面影响 | 第38-41页 |
·提高企业分工水平,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 | 第38-39页 |
·集群内企业合作,有效降低交易费用 | 第39-40页 |
·知识溢出和创新 | 第40-41页 |
·嵊州领带产业集群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| 第41-42页 |
·产业组织化程度较低,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 | 第41-42页 |
·产品同质性强导致低层次竞争,扰乱市场秩序 | 第42页 |
·低端模仿抑制产业创新 | 第42页 |
·嵊州领带产业集群发展的SWOT 分析 | 第42-45页 |
第六章 提升嵊州领带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| 第45-58页 |
·地方政府提升集群竞争力的措施 | 第45-52页 |
·提升集群品牌整体价值 | 第47-50页 |
·积极拓展中小企业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| 第50-51页 |
·优化政府服务效能,营造良好区域环境 | 第51-52页 |
·拓展延伸产业链,扩大集群范围经济 | 第52-54页 |
·集群产业链的纵向延伸 | 第52-53页 |
·集群产业链的横向拓展 | 第53-54页 |
·加强集群内企业整合,增强产业组织稳定性 | 第54-55页 |
·健全行业协会功能,协调集群整体行为 | 第55-56页 |
·企业层面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| 第56-58页 |
第七章 结论 | 第58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(含发表的学术论文)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