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论文--中国农业经济论文--地方农业经济论文

泰安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

Abstract第7-8页
摘要第9-10页
1 引言第10-20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、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2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7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、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方法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技术路线第18-19页
    1.5 创新点和不足第19-20页
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理论分析第20-27页
    2.1 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及特征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农业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第21页
    2.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依据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农业产业化理论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比较优势理论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资源禀赋理论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规模经济理论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4页
    2.3 影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因素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科学技术条件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自然、经济等资源条件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社会需求情况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经济体制政策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文化传统第26-27页
3 泰安市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分析第27-40页
    3.1 泰安市基本情况概述第27页
    3.2 泰安市农业资源环境条件分析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土地资源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水资源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生物资源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气候资源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农业资源第30页
    3.3 泰安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演变过程第30-32页
    3.4 泰安市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分析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泰安市农林牧副渔发展现状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泰安市农业在三次产业中的地位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泰安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3.5 泰安市种植业、畜牧业、林业、渔业内部结构分析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泰安市农业内部结构变化情况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山东省农业内部结构变化情况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全国农业内部结构变化情况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泰安市、山东省和全国农业内部结构变化对比分析第39-40页
4 泰安市农业产业结构存在问题第40-44页
    4.1 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第40-41页
    4.2 政策不配套第41-42页
    4.3 产业化水平不高,龙头企业发展缓慢第42-43页
    4.4 科技含量低第43-44页
    4.5 市场体系不健全,农业经济信息网络不健全第44页
5 泰安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第44-52页
    5.1 泰安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可持续发展原则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坚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原则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农业产业化原则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科技进步原则第46页
    5.2 泰安市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方向、目标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向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林业结构调整的方向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畜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第47-48页
    5.3 进一步优化泰安市农业产业结构的建议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发挥政府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职能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合理发挥农业生产经营者的作用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,发挥龙头企业作用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加快科技进步,大力发挥科技支撑作用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6 完善农业市场体系和信息网络平台第52页
6 总结第52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60页
致谢第60页

论文共6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经济转型背景下溧水乡村旅游发展研究
下一篇:山东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对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