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设计论文--民用建筑论文--公共建筑论文--展览馆、博物馆、美术馆论文

展示空间动态性特征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1章 绪论第9-15页
    1.1 研究的缘起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背景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时代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1.2 概念的解析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展示空间的界定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动态化空间的概念第11-12页
    1.3 目前的研究状况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的研究成果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的研究状况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研究的方法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研究的框架第13-15页
第2章 空间动态化相关概述第15-27页
    2.1 展示空间动态化需求的背景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新博物馆学的理念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参观者需求的发展第15-17页
    2.2 动态化理论的发展第17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巴洛克建筑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中国古典园林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现代主义建筑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跨界动态理论第20-22页
    2.3 动态化空间的表现特征第22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复杂性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漫游性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连续性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叙事性第26-27页
第3章 展示空间内部动态化特征第27-51页
    3.1 空间界面动态化手法第28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曲线界面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倾斜界面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韵律界面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折叠界面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解构界面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6 信息界面第39-41页
    3.2 空间形态动态化手法第41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空间错动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空间变形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空间延伸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空间矛盾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虚实变化第48-51页
第4章 展示空间组织模式动态化特征第51-73页
    4.1 空间单元关联性第51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空间连续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空间渗透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轴线变化第55-56页
    4.2 空间路径的复杂性第56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路径多重并置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路径交叉关联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路径模糊消解第61-62页
    4.3 空间序列的复合性第62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空间序列交织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空间事件插入第64-66页
    4.4 迷宫式空间—三类特征的集合第66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纯粹意义的迷宫空间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嵌套形成的迷宫空间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细胞状结构迷宫空间第70-73页
第5章 动态化对展示空间的意义第73-79页
    5.1 优化观展体验第73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满足不同类型观众的需求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加深观展过程的记忆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激发参观的主动性第75-76页
    5.2 缓解观展疲劳第76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观展疲劳的空间因素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动态空间对缓解观众疲劳的意义第77-79页
第6章 展示空间动态化总结与展望第79-83页
    6.1 展示空间动态化的总结第79-80页
    6.2 动态化空间展望第80-83页
参考文献第83-87页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87-89页
致谢第89-90页

论文共9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含水率深厚碱渣地基加固技术试验研究
下一篇:广场空间主观建筑视觉场的算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