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有机化学论文

镁铝复合氧化物催化丙酮缩合反应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29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合成异佛尔酮固体催化剂的研究进展第10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异佛尔酮合成方法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丙酮缩合制备异佛尔酮催化剂的研究进展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镁铝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稀土改性镁铝复合氧化物的制备方法第14-15页
    1.3 丙酮缩合制备异佛尔酮反应历程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碱催化反应历程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酸催化反应历程第16-17页
    1.4 催化剂表面酸碱性表征方法第17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程序升温脱附法(TPD)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红外光谱法(FTIR)第18-22页
    1.5 In-situ FTIR分析反应历程第22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丙酮在酸催化剂表面的缩合反应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丙酮在碱催化剂表面的缩合反应第25-27页
    1.6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论文的研究内容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论文技术路线第28-29页
第二章 镁铝及稀土改性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制备与表征第29-56页
    2.1 前言第29页
    2.2 催化剂制备及表征方法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Mg-Al及稀土改性复合氧化物制备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催化剂表征方法第30-31页
    2.3 催化剂表征结果及分析第31-5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XRD结果分析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BET结果分析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EDS结果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In-situ FTIR结果分析—催化剂表面酸、碱性位第37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TPD结果分析—催化剂表面酸碱位密度及强度第47-54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54-56页
第三章 催化剂微反活性评价及其与表面酸碱性的关系第56-66页
    3.1 催化剂微反活性评价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固定床微反实验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产物分析方法第57-58页
    3.2 微反评价结果及讨论第58-61页
    3.3 催化剂活性与其表面酸碱性的关联第61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镁铝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与其表面酸碱性的关联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稀土改性镁铝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与其表面酸碱性的关联第63-65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65-66页
第四章 丙酮缩合反应机理的In-situ FTIR探索第66-83页
    4.1 In-situ FTIR 实验第66-67页
    4.2 丙酮及缩合产物在催化剂表面上的吸附态分析第67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室温下丙酮及缩合产物在?-Al2O3上吸附态分析第67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室温下丙酮及缩合产物在MgO上吸附态分析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室温下丙酮及其缩合产物在镁铝氧化物表面上的吸附态分析第72-75页
    4.3 In-situ FTIR在线检测丙酮及缩合产物吸附态随温度的变化第75-8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丙酮及缩合产物在?- Al2O3上吸附态随温度的变化第76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丙酮及缩合产物在MgO上吸附态随温度的变化第78-8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丙酮在MA3~第80-81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81-83页
结论第83-85页
参考文献第85-90页
致谢第90页

论文共9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反应精馏合成己二酸二甲酯的工艺模拟研究
下一篇:东营凹陷古近系泥页岩储层微观结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