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28页 |
1.1 发光电化学池(LEC)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| 第8-12页 |
1.1.1 LEC器件的基本结构 | 第8-9页 |
1.1.2 LEC器件的工作原理 | 第9-12页 |
1.2 LEC的性能表征参数 | 第12-14页 |
1.3 LEC的研究和发展概况 | 第14-26页 |
1.3.1 单色发光电化学池的发展概况 | 第15-21页 |
1.3.2 白色发光电化学池的发展概况 | 第21-24页 |
1.3.3 柔性发光电化学池的发展概况 | 第24-26页 |
1.4 本课题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| 第26-28页 |
1.4.1 论文的选题依据 | 第26-27页 |
1.4.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7-28页 |
第二章 LEC发光层制备技术的研究 | 第28-33页 |
2.1 引言 | 第28页 |
2.2 LEC发光层薄膜的制备和表征 | 第28-32页 |
2.2.1 浓度对发光层薄膜表面形貌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2.2.2 旋转速率对发光层薄膜表面形貌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2.2.3 退火温度对发光层表面形貌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三章 基于新型铱配合物柔性单色光LEC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| 第33-49页 |
3.1 引言 | 第33页 |
3.2 柔性单色光LEC器件的制备 | 第33-37页 |
3.3 黄光柔性LEC性能研究 | 第37-43页 |
3.3.1 黄光柔性LEC的材料及结构 | 第37页 |
3.3.2 黄光柔性LEC发光光谱分析 | 第37-38页 |
3.3.3 黄光柔性LEC电致发光性能分析 | 第38-43页 |
3.4 蓝绿光柔性LEC性能研究 | 第43-48页 |
3.4.1 蓝绿光柔性LEC的材料及结构 | 第43页 |
3.4.2 蓝绿光柔性LEC发光光谱分析 | 第43-44页 |
3.4.3 蓝绿光柔性LEC电致发光性能分析 | 第44-48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四章 基于新型铱离子配合物的白光柔性LEC性能研究 | 第49-58页 |
4.1 引言 | 第49页 |
4.2 以蓝光聚芴材料为主体的白光柔性LEC器件的性能分析 | 第49-53页 |
4.2.1 器件的制备 | 第49-51页 |
4.2.2 器件的发光光谱分析 | 第51-52页 |
4.2.3 器件电致发光性能分析 | 第52-53页 |
4.3 以蓝绿光铱离子配合物为主体的白光柔性LEC的性能分析 | 第53-57页 |
4.3.1 器件的制备 | 第53-54页 |
4.3.2 器件的坐标优化 | 第54-55页 |
4.3.3 器件的电致发光性能分析 | 第55-57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总结与展望 | 第58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7页 |
致谢 | 第67-68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8-69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