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欧洲哲学论文--中世纪哲学论文--教父哲学论文

奥古斯丁历史观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1 绪论第8-13页
    1.1 选题依据第8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选题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研究方案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1-13页
2 奥古斯丁历史观的理论准备第13-26页
    2.1 古希腊哲学拒斥历史观的原因——时间观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古希腊时间观概述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古希腊时间观认为现象世界变动不居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古希腊时间观认为历史不存在真理第15-16页
    2.2 奥古斯丁对古希腊时间观的变革及意义第16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古希腊时间观与基督教的矛盾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《忏悔录》中奥古斯丁的时间观变革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奥古斯丁时间观变革的意义第21-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.1 确认心灵与意志决断的结构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.2 确认了时间中的意志自由与责任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.3 确认了现实世界可以认识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.4 确立人类历史认识的总纲第24-26页
3 奥古斯丁历史观的主要内容第26-40页
    3.1 历史起源论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人的自由意志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原罪(恶)的产生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奥古斯丁历史起源的伦理属性第29-30页
    3.2 历史动力论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上帝意志的绝对作用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人的意志的相对作用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上帝意志与人的意志在历史运动中的结合第32-33页
    3.3 历史结构论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上帝之城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尘世之城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两城分裂斗争与交融及其伦理属性第35-36页
    3.4 历史目的论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历史目的论的要素:绝对的上帝与有限的人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历史目的论的表现形式:末日审判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历史目的的伦理属性第38-40页
4 奥古斯丁历史观的特点与分析第40-47页
    4.1 坚持线性历史观念第40-41页
    4.2 坚持世界历史观念第41-43页
    4.3 坚持自由历史观念第43页
    4.4 坚持预定论历史观念第43-45页
    4.5 自由与预定的矛盾和有限自由的意志历程第45-47页
5 奥古斯丁历史观的影响第47-50页
    5.1 奥古斯丁历史观对西方哲学的影响第47-48页
    5.2 奥古斯丁历史观对西方神学的影响第48-50页
结语第50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4页
致谢第54-55页
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(著)及科研情况第55页

论文共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大学生休闲参与问卷修订及休闲参与与社会适应性的关系探究
下一篇:道家“无为”思想对当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启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