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

银行承兑汇票业务风险及防范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1 绪论第13-19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背景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4页
    1.2 研究内容、方法与思路框架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内容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方法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本文的思路框架第15-16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内文献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外文献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国内外文献评述第18页
    1.4 本文的可能贡献与不足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本文的可能贡献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本文存在的不足第18-19页
2 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概述第19-29页
    2.1 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相关概念第19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银行承兑汇票的含义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银行承兑汇票的贴现、转贴现和再贴现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担保方式及操作流程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银行承兑汇票的特点第25页
    2.2 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发展现状及作用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我国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发展现状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银行承兑汇票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第27-29页
3 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风险分析第29-37页
    3.1 政策风险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政策风险存在的原因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政策风险案例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政策风险案例分析第30页
    3.2 操作风险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操作风险存在的原因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操作风险案例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操作风险案例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 3.3 信用风险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信用风险存在的原因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信用风险案例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信用风险案例分析第34页
    3.4 管理风险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管理风险存在的原因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管理风险案例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管理风险案例分析第35页
    3.5 法律风险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法律风险存在的原因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法律风险案例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法律风险案例分析第36-37页
4 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风险防范措施第37-43页
    4.1 政策风险防范措施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坚持交易真实性,杜绝骗贷行为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努力减少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第37-38页
    4.2 操作风险防范措施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提高操作人员的风险防范能力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加强集中控制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借鉴互联网票据,加快推广电子商业汇票第39-40页
    4.3 信用风险防范措施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严格保证金制度,落实担保资产真实合法、有效性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落实表内外业务的统一授信额度管理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第40-41页
    4.4 管理风险防范措施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树立正确业绩观,优化信贷结构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加强内部管理,健全岗位责任制第41页
    4.5 法律风险防范措施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努力减少监管当局和商业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完善监管法律政策,加大监督力度第42-43页
5 结论与展望第43-44页
    5.1 研究结论第43页
    5.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43-44页
参考文献第44-47页
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第47-48页
致谢第48页

论文共4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多重耐药质粒pYN1在不同种属细菌中的水平转移能力研究
下一篇:基于收入分配调节的消费税改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