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弹幕视频的传播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绪论 | 第10-16页 |
(一) 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(二)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(三) 文献综述 | 第11-14页 |
(四) 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(五) 创新点 | 第15-16页 |
一、我国弹幕视频的发展现状 | 第16-21页 |
(一) 弹幕视频 | 第16-17页 |
1.弹幕视频的产生 | 第16页 |
2.弹幕视频与传统视频的区别 | 第16-17页 |
(二) 弹幕视频的本土化发展 | 第17-21页 |
1.弹幕视频网站的发展 | 第17-18页 |
2.弹幕视频对其他领域的启发 | 第18-21页 |
二、弹幕视频的传播主体和内容分析 | 第21-35页 |
(一) 传播主体 | 第21-26页 |
1.两重传播者 | 第21-22页 |
2.兼顾两重身份的受众 | 第22-25页 |
3.传者和受者的多层级转换 | 第25-26页 |
(二) 传播内容及其意义生产 | 第26-35页 |
1.视频内容的分类 | 第26-28页 |
2.字幕内容丰富且精彩 | 第28-32页 |
3.弹幕视频的二次创作 | 第32-35页 |
三、弹幕视频的流行因素 | 第35-48页 |
(一) 网络特性是弹幕视频流行的基础 | 第35-36页 |
1.互动性 | 第35页 |
2.开放性 | 第35页 |
3.虚拟性 | 第35-36页 |
(二) 弹幕视频流行的社会心理 | 第36-40页 |
1.参与者热衷于弹幕视频的观看 | 第36-39页 |
2.参与者进行弹幕视频传播的心理 | 第39-40页 |
(三) 弹幕视频流行的行为表现 | 第40-48页 |
1.网络的吐槽表达 | 第40-42页 |
2.参与者的集体狂欢 | 第42-45页 |
3.趣缘群体的互动交往 | 第45-48页 |
四、弹幕视频传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| 第48-54页 |
(一) 存在的问题 | 第48-50页 |
1.弹幕争吵频繁,降低了参与者的粘性 | 第48-49页 |
2.弹幕内容混乱,监管与即时难以平衡 | 第49-50页 |
3.专业弹幕网站存在侵权行为 | 第50页 |
(二) 解决途径 | 第50-54页 |
1.提升参与者的媒介素养 | 第51页 |
2.加强内容管理,净化弹幕系统环境 | 第51-52页 |
3.依托弹幕优势,提供优质内容 | 第52-53页 |
4.分析利用网络数据,促进多领域发展 | 第53-54页 |
结语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7页 |
附录 | 第57-61页 |
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