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绪论 | 第10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2 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7页 |
1.3.1 管片拼装效应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3.2 管片接头选择 | 第13-15页 |
1.3.3 接头刚度研究 | 第15-17页 |
1.4 研究的主要工作与方法 | 第17-19页 |
2 接头力学解析及螺栓对解析解的影响 | 第19-38页 |
2.1 概述 | 第19页 |
2.2 接头力学模型 | 第19-24页 |
2.2.1 均质圆环模型(惯用计算法) | 第20-21页 |
2.2.2 等效刚度均质圆环(修正惯用计算法) | 第21-22页 |
2.2.3 多铰圆环模型 | 第22-23页 |
2.2.4 弹性铰圆环模型 | 第23页 |
2.2.5 梁弹簧模型 | 第23页 |
2.2.6 Goodman单元模型 | 第23-24页 |
2.3 管片接头力学解析 | 第24-37页 |
2.3.1 无螺栓作用的解析解 | 第26-29页 |
2.3.2 有螺栓作用的解析接 | 第29-33页 |
2.3.3 解析解比较分析 | 第33-37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3 法向刚度对接头力学性态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| 第38-60页 |
3.1 有限元概述 | 第38-42页 |
3.2 有限元软件ANSYS | 第42-43页 |
3.3 单元介绍 | 第43-45页 |
3.3.1 solid65单元 | 第43-44页 |
3.3.2 接触面处理 | 第44-45页 |
3.4 直接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45-48页 |
3.4.1 模型计算假定 | 第45页 |
3.4.2 材料介绍 | 第45-46页 |
3.4.3 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| 第46页 |
3.4.4 加载与求解 | 第46-48页 |
3.5 结果分析 | 第48-59页 |
3.5.1 接头转角 | 第48-55页 |
3.5.2 接头弯矩与转角关系 | 第55-57页 |
3.5.3 同一轴力不同法向刚度下接头张角与弯矩的关系 | 第57-59页 |
3.6 小结 | 第59-60页 |
4 接头法向刚度影响因素及衡量方法的研究 | 第60-74页 |
4.1 概述 | 第60-61页 |
4.2 混凝土粗糙度 | 第61-62页 |
4.3 法向刚度理论解析 | 第62-63页 |
4.4 试验 | 第63-67页 |
4.4.1 试验目的 | 第63页 |
4.4.2 研究思路 | 第63页 |
4.4.3 测量内容及仪器 | 第63-64页 |
4.4.4 测点布置 | 第64页 |
4.4.5 加载装置 | 第64-65页 |
4.4.6 接触面处理 | 第65-66页 |
4.4.7 粗糙度测试 | 第66页 |
4.4.8 加载方案 | 第66-67页 |
4.5 试验结果及分析 | 第67-72页 |
4.5.1 粗糙度测试值 | 第67-70页 |
4.5.2 法向刚度试验值 | 第70-71页 |
4.5.3 法向刚度与缺陷位移关系 | 第71-72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72-74页 |
5 结论与展望 | 第74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79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 | 第79-80页 |
致谢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