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行政法论文

论县级政府法治形象评议的实践及其完善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9页
引言第13-17页
    一、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二、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第14-15页
    三、研究方法和拟创新之处第15-17页
第一章 发生在湖南省的县级政府法治形象评议的考察第17-31页
    第一节 县级政府法治形象评议活动概况第17-2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开展县级政府法治形象评议活动的提出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开展县级政府法治形象评议活动的前期理论准备和争议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县级政府法治形象评议活动的实施过程第22-25页
    第二节 县级政府法治形象评议的实践昭示的法治意义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促进县级政府完善自身法治行为的源动力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引导县级政府提升自身社会公信力的风向标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目标实现的基础环节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决定法治国家社会蓝图构成的基本指标第27页
    第三节 县级政府法治形象评议活动的社会评价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县级政府法治形象评议活动的对象反馈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县级政府法治形象评议活动的舆论反映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社会各界关于县级政府法治形象评议活动的认识第29-31页
第二章 县级政府法治形象评议活动的理论基础第31-39页
    第一节 县级政府法治形象评议的宪政法源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人民主权的性质体现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民主政治的必然结果第32-33页
    第二节 县级政府法治形象评议的法治原理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法律至上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打造有限政府和服务政府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权力尊重权利第34-35页
    第三节 县级政府法治形象评议的程序正义思想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程序中立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程序自治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程序公开第38-39页
第三章 当前县级政府法治形象评议的不足第39-45页
    第一节 评议的社会认同存在差异第39-40页
    第二节 评议的法律制度缺位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评议主体地位有待保障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评议的资金来源有待扩展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评议结果影响力有待保证第41-42页
    第三节 评议程序需要完善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评议指标构成有待探讨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信息收集、归纳有待强化第43-45页
第四章 完善县级政府法治形象评议的若干建议第45-67页
    第一节 对评议主体的明确和支持第45-5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明确第三方主体的作用和地位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建立对相应的活动主导方的奖励机制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加强官方机构的配合和支持第49-50页
    第二节 增加评议过程的科学性第50-5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加强法治观念的宣传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建立公民参与的相关制度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合理分类评议指标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保障公开透明评议的监督机制第57-58页
    第三节 评议结果地位的明确和影响力的扩大第58-6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以地方立法规范评议结果的地位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建立健全评议异议制度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构建积极互动的评议回应机制第63-67页
结语第67-68页
参考文献第68-70页
致谢第70-71页

论文共7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区际政府间行政协议研究
下一篇: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的角色问题及影响因素探究--以H省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