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线性功放的数字阵列雷达多波束形成技术研究
| 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4页 |
| 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1.2 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| 第11-13页 |
| 1.3 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3-14页 |
| 第二章 数字多波束形成理论及算法 | 第14-29页 |
| 2.1 均匀线阵接收信号模型 | 第14-16页 |
| 2.2 数字波束形成基本原理 | 第16-19页 |
| 2.3 发射数字多波束形成原理 | 第19-21页 |
| 2.3.1 发射数字单波束原理 | 第20页 |
| 2.3.2 发射数字多波束原理 | 第20-21页 |
| 2.4 发射数字多波束形成方法 | 第21-28页 |
| 2.4.1 基于数字配相的发射多波束算法 | 第21-22页 |
| 2.4.2 基于IFFT的发射多波束算法 | 第22-25页 |
| 2.4.3 基于正交投影的发射多波束算法 | 第25-28页 |
| 2.5 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| 第三章 系统参数对发射多波束的影响 | 第29-37页 |
| 3.1 发射多波束的和波束图 | 第29-30页 |
| 3.2 发射信号对发射多波束的影响 | 第30-33页 |
| 3.3 不同算法下的和波束图分析 | 第33-35页 |
| 3.4 有限字长对发射多波束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| 3.5 本章小节 | 第36-37页 |
| 第四章 通道幅相不一致性分析 | 第37-43页 |
| 4.1 通道幅相误差分析 | 第37-38页 |
| 4.2 不同算法下幅相不一致性特点 | 第38-41页 |
| 4.2.1 幅度失真 | 第38-39页 |
| 4.2.2 相位失真 | 第39-41页 |
| 4.3 幅相不一致对加窗效果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| 4.4 本章小节 | 第42-43页 |
| 第五章 功率放大器对多波束形成的影响 | 第43-62页 |
| 5.1 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 | 第43-45页 |
| 5.1.1 无记忆非线性 | 第43-45页 |
| 5.1.2 功放的记忆效应 | 第45页 |
| 5.2 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模型 | 第45-48页 |
| 5.2.1 无记忆非线性行为模型 | 第45-47页 |
| 5.2.2 有记忆非线性行为模型 | 第47-48页 |
| 5.3 功放对同时发射多波束的影响 | 第48-61页 |
| 5.3.1 无记忆功放对发射多波束的影响 | 第48-56页 |
| 5.3.2 有记忆功放对发射多波束的影响 | 第56-61页 |
| 5.4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|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2-64页 |
| 6.1 全文总结 | 第62-63页 |
| 6.2 后期工作及展望 | 第63-64页 |
| 致谢 | 第64-6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5-68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| 第68-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