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文献综述 | 第9-29页 |
1.1 分子筛的概述 | 第9-13页 |
1.1.1 分子筛的发展历程 | 第9-10页 |
1.1.2 分子筛的结构 | 第10-12页 |
1.1.3 分子筛的应用 | 第12-13页 |
1.2 多级孔道分子筛 | 第13-21页 |
1.2.1 多级孔道分子筛的简介 | 第13页 |
1.2.2 多级孔道分子筛的制备方法 | 第13-21页 |
1.2.3 多级孔道分子筛的应用 | 第21页 |
1.3 Prins缩合反应 | 第21-25页 |
1.3.1 合成诺卜醇的背景及意义 | 第22页 |
1.3.2 诺卜醇制备的研究进展 | 第22-25页 |
1.4 Friedel-Crafts酰基化反应 | 第25-27页 |
1.4.1 苯甲醚Friedel-Crafts酰基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| 第25-27页 |
1.5 选题依据 | 第27-29页 |
2 实验部分 | 第29-35页 |
2.1 实验材料 | 第29页 |
2.2 催化剂的制备 | 第29-31页 |
2.2.1 多级孔道Beta分子筛的制备 | 第29-30页 |
2.2.2 锌离子改性Beta分子筛 | 第30-31页 |
2.3 催化剂的表征 | 第31-32页 |
2.3.1 X射线衍射(XRD) | 第31页 |
2.3.2 X射线荧光(XRF) | 第31页 |
2.3.3 核磁共振(NMR) | 第31页 |
2.3.4 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 | 第31页 |
2.3.5 透射电子显微镜(TEM) | 第31页 |
2.3.6 N_2吸附-脱附等温线 | 第31-32页 |
2.3.7 氨气程序升温脱附曲线(NH_3-TPD) | 第32页 |
2.3.8 吡啶红外光谱(Py-IR) | 第32页 |
2.4 催化剂性能测试 | 第32-35页 |
2.4.1 β-蒎烯与多聚甲醛合成诺卜醇 | 第32页 |
2.4.2 优选催化剂的再生 | 第32-33页 |
2.4.3 苯甲醚与乙酸酐的酰基化反应 | 第33页 |
2.4.4 产品分析和计算方法 | 第33-35页 |
3 多级孔道Beta分子筛的表征及催化诺卜醇合成反应 | 第35-56页 |
3.1 多级孔道Beta分子筛的表征 | 第35-46页 |
3.1.1 多级孔道Beta分子筛的制备条件对结构和组成的影响 | 第35-43页 |
3.1.2 多级孔道Beta分子筛的制备条件对酸性质的影响 | 第43-46页 |
3.2 多级孔道Beta分子筛对诺卜醇合成的催化性能 | 第46-47页 |
3.3 Zn~(2+)改性前后Beta分子筛的表征 | 第47-51页 |
3.3.1 Zn~(2+)改性对Beta分子筛结构和组成的影响 | 第47-49页 |
3.3.2 Zn~(2+)改性对Beta分子筛酸性质的影响 | 第49-51页 |
3.4 Zn~(2+)改性Beta分子筛对诺卜醇合成的催化性能 | 第51-54页 |
3.4.1 Zn~(2+)改性前后Beta分子筛的催化性能 | 第51-52页 |
3.4.2 优选Beta分子筛的反应条件优化 | 第52-54页 |
3.4.3 优选Beta分子筛的再生性能 | 第54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4-56页 |
4 多级孔道Beta分子筛的表征及催化苯甲醚与乙酸酐反应 | 第56-66页 |
4.1 柠檬酸和尿素溶液改性对Beta分子筛结构和酸性质的影响 | 第56-61页 |
4.1.1 柠檬酸和尿素溶液改性对Beta分子筛结构和组成的影响 | 第56-59页 |
4.1.2 柠檬酸和尿素溶液改性对Beta分子筛酸性质的影响 | 第59-61页 |
4.2 柠檬酸和尿素溶液改性Beta分子筛对苯甲醚和乙酸酐反应的催化性能 | 第61-65页 |
4.2.1 苯甲醚和乙酸酐反应催化条件的确立 | 第61-63页 |
4.2.2 柠檬酸和尿素溶液改性Beta分子筛对苯甲醚乙酰基化性能测试 | 第63-65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结论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76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