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末三国灾疫与文人、文学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绪论 | 第8-12页 |
1 汉末三国灾疫情况及影响 | 第12-27页 |
1.1 古典文献中的汉末三国灾疫记载 | 第12-17页 |
1.1.1 汉末三国灾疫统计 | 第12-13页 |
1.1.2 汉末三国灾疫时间分布 | 第13-15页 |
1.1.3 汉末三国灾疫空间分布 | 第15-17页 |
1.2 汉末三国灾疫发生原因略析 | 第17-21页 |
1.2.1 自然因素与灾疫 | 第17-18页 |
1.2.2 战争与灾疫 | 第18-20页 |
1.2.3 其他社会因素与灾疫 | 第20-21页 |
1.3 汉末三国灾疫的影响 | 第21-27页 |
1.3.1 汉末三国灾疫对社会人口的影响 | 第21-22页 |
1.3.2 汉末三国灾疫对政局的影响 | 第22-24页 |
1.3.3 汉末三国灾疫对宗教的影响 | 第24-27页 |
2 汉末三国灾疫与文人 | 第27-35页 |
2.1 士大夫在灾疫下的政治热情与社会责任 | 第27-30页 |
2.2 汉末三国文人在灾疫下的生存状态 | 第30-35页 |
2.2.1 文人目睹灾疫 | 第30-32页 |
2.2.2 文人面对的生命难关 | 第32-33页 |
2.2.3 文人在灾疫中政治失意 | 第33-35页 |
3 汉末三国灾疫与文学 | 第35-53页 |
3.1 灾疫与文人的“忧生之嗟” | 第35-38页 |
3.2 灾疫影响下,汉末三国各主题文学的发展 | 第38-47页 |
3.2.1 述志主题 | 第38-41页 |
3.2.2 写景主题 | 第41-42页 |
3.2.3 游仙主题 | 第42-44页 |
3.2.4 爱情主题 | 第44-46页 |
3.2.5 亲友主题 | 第46-47页 |
3.3 灾疫影响下,汉末三国文学思想的发展 | 第47-53页 |
3.3.1 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 | 第47-50页 |
3.3.2 尚悲的文学主流 | 第50-51页 |
3.3.3 文章地位的提升与题材、手法的完善 | 第51-53页 |
结论 | 第53-54页 |
附录 | 第54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4页 |
致谢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