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矿床学论文--矿床分类论文--燃料矿床论文--石油、天然气论文

东营凹陷沙四段滩坝砂体沉积特征及储层预测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第一章 前言第9-15页
   ·论文选题目的、意义第9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第9-10页
     ·滩坝沉积模式研究有待深入第9-10页
     ·滩坝砂分布规模尚不明确第10页
     ·薄储层预测描述困难第10页
   ·主要研究内容、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0-11页
     ·滩坝砂沉积特征与相模式研究第10页
     ·滩坝砂分布规律研究第10-11页
     ·滩坝砂储层的地质-地球物理预测第11页
     ·勘探方向与勘探目标评价第11页
   ·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1-12页
   ·主要工作量与成果认识第12-15页
第二章 区域地质背景第15-20页
   ·区域地层特征第15-17页
   ·构造演化特征第17-18页
   ·现今构造面貌第18-20页
第三章 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研究第20-31页
   ·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第20-22页
   ·沉积体系的构成和分布第22-31页
     ·沉积体系和沉积相分析第22-26页
     ·沉积体系分布及演化第26-31页
第四章 滩坝沉积模式与控砂机制研究第31-42页
   ·峽山水库现代沉积考察第31-36页
   ·滨浅湖滩坝沉积模式第36-38页
     ·沉积微相划分及特征第36-37页
     ·沉积相组合与沉积模式第37-38页
   ·滩坝砂成因机制分析第38-42页
     ·古物源的控制作用第39页
     ·古地貌的控制作用第39-40页
     ·古水动力的控制作用第40-41页
     ·古基准面的控制作用第41-42页
第五章 薄互层储层综合预测技术第42-57页
   ·滩坝砂体地质宏观预测第42-43页
     ·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确定精细层系第42页
     ·古地形-古环境匹配圈定宏观发育区第42-43页
   ·滩坝砂体地震多属性精细预测第43-57页
     ·目标层段地震响应特征第44-45页
     ·薄互层模型正演分析第45-47页
     ·常规地震属性分析第47-50页
     ·反演数据阻抗分析第50-55页
     ·多属性融合计算砂体厚度第55-57页
第六章 滩坝砂成藏条件研究及勘探部署评价第57-70页
   ·油气成藏条件第57-62页
     ·油源条件第57-58页
     ·生储盖组合第58页
     ·构造条件第58-62页
   ·输导体系类型及分布第62-64页
     ·裂隙型输导体系第62-63页
     ·阶梯型输导体系第63-64页
     ·主要输导体系分布第64页
   ·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第64-67页
     ·储层质量控制滩坝砂含油性和产能第64-65页
     ·地层压力高低决定油藏类型和油气充满程度第65-66页
     ·构造背景和断裂控制含油富集区带第66-67页
   ·油气成藏模式第67-68页
   ·勘探部署评价第68-70页
     ·部署思路及钻探效果第68-69页
     ·薄油层的认识第69页
     ·三级储量申报第69-70页
结论第70-72页
参考文献第72-75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75-76页
致谢第76页

论文共7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天然气储层多极子声波测井响应特征数值模拟研究
下一篇:鲁西隆起与济阳坳陷新生代隆拗关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