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0-19页 |
·乙偶姻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 | 第10页 |
·乙偶姻的性质 | 第10页 |
·乙偶姻的应用 | 第10页 |
·乙偶姻的生产 | 第10-12页 |
·丁二酮部分加氢还原生产乙偶姻 | 第10-11页 |
·2,3-丁二醇选择性氧化法生产乙偶姻 | 第11页 |
·生物法生产乙偶姻 | 第11-12页 |
·乙偶姻新陈代谢的生理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维持pH 稳定,贮存碳源 | 第12-13页 |
·维持NAD/NADH 比值的稳定 | 第13页 |
·乙偶姻分解代谢:2,3-丁二醇循环还是AoDH ES 途径 | 第13-14页 |
·2,3-丁二醇循环 | 第13页 |
·AoDH ES 途径 | 第13-14页 |
·AoDH ES 系统中的酶 | 第14-16页 |
·AoDH ES 酶1、acoA 和acoB | 第14页 |
·AoDH ES 酶2 与acoC | 第14-15页 |
·AoDH ES 酶3 与acoL | 第15页 |
·AoDH ES 系统中的其他基因 | 第15-16页 |
·未知蛋白AcoX | 第16-18页 |
·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| 第18页 |
·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AcoX蛋白功能预测比对分析 | 第19-32页 |
·前言 | 第19页 |
·数据库 | 第19-20页 |
·功能预测分析 | 第20-22页 |
·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AcoX 功能进行预测分析 | 第20页 |
·AcoX 不可能是NAD 激酶 | 第20-22页 |
·二级结构预测 | 第22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22-31页 |
·对AcoX 的BLAST 比对分析 | 第22-25页 |
·模序数据库比对 | 第25-27页 |
·AcoX 与未知蛋白Y036_SYNY3 的比对结果 | 第27-28页 |
·AcoX 的基本性质预测分析 | 第28页 |
·AcoX 疏水性预测 | 第28-29页 |
·跨膜区结构预测 | 第29-31页 |
·AcoX 二级结构预测分析 | 第31页 |
·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三章 acoX基因的克隆表达及蛋白AcoX的纯化 | 第32-52页 |
·前言 | 第32页 |
·实验所需的材料及方法 | 第32-42页 |
·主要仪器和试剂 | 第32-34页 |
·菌株和质粒 | 第34页 |
·培养基及菌种保藏条件 | 第34-35页 |
·P. putida KT2440 基因组 DNA 的提取 | 第35-36页 |
·PCR 体系及方法 | 第36页 |
·PCR 扩增产物的回收 | 第36-37页 |
·PCR 扩增产物与载体的连接 | 第37页 |
·感受态细胞的制备(采用传统的 CaCl_2法) | 第37页 |
·转化 | 第37-38页 |
·E.coli DH5α中转化质粒的提取 | 第38页 |
·限制性内切酶酶切 | 第38页 |
·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38-39页 |
·BL21 (DE3) / pET28a(+)-acoX 的诱导表达 | 第39-40页 |
·SDS-PAGE 电泳 | 第40-41页 |
·蛋白纯化 | 第41-42页 |
·AcoX 圆二光谱分析 | 第42-43页 |
·验证AcoX 不是NADK 的实验 | 第43-45页 |
·NADK 酶活测定原理 | 第43-44页 |
·ATP 测定试剂盒 | 第44-45页 |
·蛋白浓度测定 | 第45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45-50页 |
·提取 P. putida KT2440 基因组 | 第45-46页 |
·acoX 基因的PCR 结果 | 第46页 |
·acoX 基因与载体的连接 | 第46-48页 |
·acoX 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蛋白纯化 | 第48-49页 |
·蛋白浓度标准曲线 | 第49页 |
·AcoX 圆二色谱图 | 第49-50页 |
·ATP 标准曲线 | 第50页 |
·AcoX 的NADK 活性检测 | 第50页 |
·小结 | 第50-52页 |
第四章 AcoA的表达纯化及发酵生产乙偶姻的实验 | 第52-63页 |
·acoA 基因的克隆表达及蛋白AcoA 的纯化 | 第52-53页 |
·AcoA 的表达及纯化 | 第52-53页 |
·E1 酶活测定方法 | 第53页 |
·acoA 基因克隆表达及纯化的结果 | 第53-58页 |
·B. subtilis 168 基因组提取 | 第53-54页 |
·梯度PCR 结果 | 第54页 |
·连接好的质粒进行酶切验证 | 第54-55页 |
·连接产物测序结果 | 第55-56页 |
·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56页 |
·蛋白表达条件确定 | 第56页 |
·蛋白纯化结果 | 第56-57页 |
·AcoA 酶活测定标准曲线 | 第57-58页 |
·以葡萄糖为底物,发酵产物测定实验 | 第58-59页 |
·主要的实验仪器 | 第58页 |
·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| 第58页 |
·菌体干重测定方法 | 第58-59页 |
·葡萄糖浓度测定方法 | 第59页 |
·乙偶姻浓度测定方法 | 第59页 |
·乙偶姻及2,3-丁二醇标准曲线绘制 | 第59页 |
·以葡萄糖为底物发酵产物测定实验结果 | 第59-62页 |
·葡萄糖标准曲线 | 第59-60页 |
·乙偶姻及2,3-丁二醇浓度标准曲线 | 第60-61页 |
·实验测定乙偶姻、2,3-丁二醇的产生量与葡萄糖减少量的关系 | 第61-62页 |
·小结 | 第62-63页 |
结论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9页 |
攻硕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69-70页 |
致谢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