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9页 |
| 1. 绪论 | 第9-10页 |
| ·选题背景和意义 | 第9页 |
| ·研究目的 | 第9页 |
| ·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| 第9-10页 |
| 2. 突发事件及应急管理概述 | 第10-17页 |
| ·突发公共事件基本概念及特点 | 第10-12页 |
| ·突发公共事件分期及管理的内涵 | 第12-13页 |
| ·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理论基础 | 第13-17页 |
| ·危机管理理论 | 第13-14页 |
| ·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 | 第14-15页 |
| ·新公共管理理论 | 第15-17页 |
| 3. 国内外城市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经验及分析 | 第17-25页 |
| ·美国、日本城市应急管理建设经验 | 第17-22页 |
| ·美国危急管理体系简介 | 第18-19页 |
| ·日本应急管理系统简介 | 第19-21页 |
| ·发达国家城市危急管理的经验 | 第21-22页 |
| ·国内应急管理工作的实践 | 第22-25页 |
| ·国家应急体系建设情况 | 第22-23页 |
| ·地方应急体系建设加快推进 | 第23-25页 |
| 4. 青岛市城市安全面临的形势 | 第25-31页 |
| ·自然灾害类城市安全面临的状况 | 第25-27页 |
| ·气象灾害 | 第25-26页 |
| ·地质灾害 | 第26页 |
| ·海洋灾害 | 第26页 |
| ·森林病虫害和森林火灾 | 第26-27页 |
| ·安全事故类城市安全面临的形势 | 第27-29页 |
| ·道路交通事故 | 第27页 |
| ·消防火灾 | 第27页 |
| ·生产事故 | 第27-29页 |
| ·公共卫生类城市安全面临的形势 | 第29页 |
| ·社会安全类城市安全面临的形势 | 第29-30页 |
| ·情况综述 | 第30-31页 |
| 5. 青岛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建设实践 | 第31-45页 |
| ·青岛市应急管理总体工作开展情况 | 第31-43页 |
| ·体系建设情况 | 第31-32页 |
| ·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建设情况 | 第32-33页 |
| ·应急预案编制工作情况 | 第33页 |
| ·应急预案演练工作情况 | 第33页 |
| ·应急信息平台建设情况 | 第33页 |
| ·城乡基础设施抗灾情况 | 第33-34页 |
| ·应急队伍建设情况 | 第34页 |
| ·物资储备工作情况 | 第34-43页 |
| ·青岛市应急管理突出成功案例 | 第43-45页 |
| 6.青岛市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相关建议 | 第45-48页 |
| ·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| 第45-48页 |
| ·应急体制建设还不完备 | 第45-46页 |
| ·预案体系建设实用性、操作性不强 | 第46页 |
| ·缺乏高效统一的应急平台 | 第46-47页 |
| ·城市的应急保障能力建设还不能满足大的紧急突发事件的需求 | 第47页 |
| ·宣传教育、培训工作开展不够 | 第47-48页 |
| ·加强青岛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建议 | 第48-56页 |
| ·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制建设 | 第48-49页 |
| ·建立实用性、操作性强的预案体系,强化应急演练 | 第49-50页 |
| ·加快应急平台建设 | 第50-51页 |
| ·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| 第51-54页 |
| ·建立公共财政保障机制 | 第51-52页 |
| ·加强物资储备保障 | 第52页 |
| ·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| 第52-54页 |
| ·积极开展应急知识培训和宣传教育 | 第54页 |
| ·落实责任追究机制 | 第54页 |
| ·完善法制保障 | 第54-55页 |
| ·加强辖区间及城市间的合作与交流 | 第55-56页 |
| 结论 | 第56-5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7-58页 |
| 致谢 | 第58-59页 |
| 个人简历 | 第59页 |
| 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