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绪论 | 第9-18页 |
一、研究的背景 | 第9-10页 |
二、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0-12页 |
三、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四、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5-16页 |
五、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| 第16-18页 |
第一章 特种设备监察的理论基础 | 第18-26页 |
第一节 公共安全与公共安全监察理论 | 第18-19页 |
一、公共安全的内涵 | 第18-19页 |
二、公共安全监察的内涵 | 第19页 |
第二节 系统安全工程理论和主要手段 | 第19-20页 |
一、系统安全工程理论 | 第19-20页 |
二、系统安全工程的主要手段 | 第20页 |
第三节 特种设备监察理论 | 第20-25页 |
一、特种设备的内涵 | 第20-21页 |
二、特种设备监察的由来 | 第21-22页 |
三、特种设备监察的特殊性 | 第22页 |
四、特种设备监察工作的原则 | 第22-24页 |
五、特种设备事故致因理论 | 第24-25页 |
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二章 铁力市特种设备监察的现状 | 第26-39页 |
第一节 铁力市特种设备监察部门的职能 | 第26-31页 |
一、铁力市特种设备监察部门概述 | 第26-28页 |
二、铁力市特种设备监察股检查项目和主要内容 | 第28-31页 |
第二节 铁力市特种设备监察获得的成果 | 第31-34页 |
一、组建了一支高素质的特种设备监察队伍 | 第31-32页 |
二、拓宽业务的领域 | 第32页 |
三、管理与教育相结合 | 第32页 |
四、推广并运用远程监控技术 | 第32-33页 |
五、找准监察关键点,由部门监察变为联合监察 | 第33-34页 |
第三节 铁力市特种设备重大安全事故反映的问题 | 第34-35页 |
一、铁力市特种设备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的过程 | 第34-35页 |
二、特种设备重大安全事故暴露的问题 | 第35页 |
第四节 特种设备监察不力的原因 | 第35-37页 |
一、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| 第35-36页 |
二、安全责任有待明确 | 第36页 |
三、监察体制有待理顺 | 第36-37页 |
四、监察制度有待落实 | 第37页 |
本章小结 | 第37-39页 |
第三章 完善铁力市特种设备监察建议及对策 | 第39-49页 |
第一节 组建一支稳定的特种设备监察队伍 | 第39-40页 |
一、实施特种设备知识的全员培训 | 第39页 |
二、加大特种设备执法配套设备的投入力度 | 第39-40页 |
三、提高工资及福利待遇 | 第40页 |
四、加强与使用人员的沟通 | 第40页 |
第二节 实施特种设备监察目标的管理 | 第40-42页 |
一、切实落实安全责任与目标 | 第40-41页 |
二、安全目标的控制及预防 | 第41-42页 |
三、建立安全考核目标 | 第42页 |
第三节 加强特种设备综合监察机制 | 第42-43页 |
一、理顺特种设备监察综合监察体制 | 第42-43页 |
二、创新特种设备综合监察机制 | 第43页 |
第四节 建立特种设备综合监察体系 | 第43-45页 |
一、建立健全定期安全监察工作报告制度、建立工作例会制度 | 第44页 |
二、建立特种设备事故隐患备案制度 | 第44页 |
三、落实特种设备主体责任,建立事故隐患督查制度 | 第44-45页 |
四、建立特种设备督查制度 | 第45页 |
五、建立季度评价制度 | 第45页 |
第五节 探索特种设备风险监察 | 第45-47页 |
一、逐步实施特种设备分级分类监察 | 第45-46页 |
二、加强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研究 | 第46页 |
三、建立八大类特种设备电子数据库 | 第46-47页 |
四、建立特种设备应急管理保障机制 | 第47页 |
五、强化隐患治理的监控工作 | 第47页 |
本章小结 | 第47-49页 |
结论 | 第49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3页 |
致谢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