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媒体时代纸媒体新闻失实研究
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页 |
| 引言 | 第10-16页 |
| (一)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1.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| 2.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(二)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| 1.国外研究概况 | 第11-12页 |
| 2.国内研究概况 | 第12-14页 |
| (三)研究框架和方法 | 第14-16页 |
| 1.研究框架 | 第14页 |
| 2.研究方法 | 第14-16页 |
| 一、新媒体时代对纸媒体的影响 | 第16-23页 |
| (一)纸媒体读者的流失 | 第16-18页 |
| 1.读者结构的老龄化 | 第16-17页 |
| 2.阅读习惯的改变 | 第17-18页 |
| (二)纸媒体运营的艰难 | 第18-20页 |
| 1.报刊发行量的下降 | 第18-19页 |
| 2. 广告费份额的减少 | 第19-20页 |
| (三)信源版权的纷争 | 第20-21页 |
| 1.不实信息的泛滥 | 第20-21页 |
| 2.新闻版权的争夺 | 第21页 |
| (四)新闻报道的局限 | 第21-23页 |
| 1.新闻报道失衡化 | 第21-22页 |
| 2.报道内容同质化 | 第22页 |
| 3.报道方式简单化 | 第22-23页 |
| 二、新媒体时代纸媒体新闻失实的类型 | 第23-30页 |
| (一)隐蔽事实 | 第23-24页 |
| (二)欺骗受众 | 第24-26页 |
| (三)追求时效 | 第26-28页 |
| (四)无中生有 | 第28-30页 |
| 三、新媒体时代纸媒体新闻失实的原因 | 第30-40页 |
| (一)新闻从业人员造成的失实 | 第30-32页 |
| 1.记者工作空间的扩大 | 第30-31页 |
| 2.新闻职业操守的沦陷 | 第31-32页 |
| (二)纸媒体“两微一端”工作中人为造成的失实 | 第32-36页 |
| 1.失实信息排查不力 | 第32-35页 |
| 2.内部工作监管不严 | 第35-36页 |
| (三)新媒体传播环境造成的失实 | 第36-38页 |
| 1.报道环境的巨大压力 | 第36页 |
| 2.媒体自身的利益驱使 | 第36-37页 |
| 3.受众多样的文化需求 | 第37-38页 |
| (四)新媒体时代受众心理诱发的失实 | 第38-40页 |
| 1.求新心理 | 第38页 |
| 2.娱乐心理 | 第38-39页 |
| 3.发泄心理 | 第39-40页 |
| 四、防范纸媒体新闻失实的对策 | 第40-46页 |
| (一)加快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| 第40-42页 |
| 1.健全相关法规,严惩新闻失实 | 第40-41页 |
| 2.加强新闻自律,弥补报道漏洞 | 第41-42页 |
| (二)提升受众媒介素养 | 第42-43页 |
| 1.提高受众理解新闻内容能力 | 第42-43页 |
| 2.促进受众树立正确是非观念 | 第43页 |
| (三)加强纸媒体自身建设 | 第43-46页 |
| 1.追求客观平衡的新闻报道 | 第44页 |
| 2.建设更为出色的新闻媒体 | 第44-46页 |
| 结论 | 第46-4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7-49页 |
| 附录一 | 第49-50页 |
| 附录二 | 第50-51页 |
| 后记 | 第51-53页 |
|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| 第53-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