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内容及框架 | 第10-12页 |
1.2.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0-11页 |
1.2.2 本文分析框架 | 第11页 |
1.2.3 本文分析方法 | 第11-12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3.1 关于高技术产品贸易的相关研究 | 第12-13页 |
1.3.2 关于贸易影响因素及潜力的相关研究 | 第13-14页 |
1.4 创新与不足 | 第14-15页 |
1.4.1 可能的创新点 | 第14页 |
1.4.2 可能的不足点 | 第14-15页 |
2 中国与美日韩高技术产品贸易概况 | 第15-27页 |
2.1 高技术产品的定义与分类标准 | 第15-18页 |
2.1.1 高技术产品的定义与特征 | 第15页 |
2.1.2 高技术产品的分类 | 第15-18页 |
2.2 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的发展情况 | 第18-22页 |
2.2.1 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的规模与增速 | 第18-19页 |
2.2.2 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的产品结构 | 第19-21页 |
2.2.3 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的地区结构 | 第21-22页 |
2.3 中国与美日韩高技术产品贸易的发展情况 | 第22-27页 |
2.3.1 中国与美日韩高技术产品贸易的规模 | 第22-24页 |
2.3.2 中国与美日韩高技术产品贸易的差额 | 第24-25页 |
2.3.3 中国与美日韩高技术产品贸易的结构 | 第25-27页 |
3 中国与美日韩高技术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27-29页 |
3.1 引力模型的介绍 | 第27页 |
3.2 高技术产品贸易引力因素的选取与说明 | 第27-29页 |
4 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| 第29-41页 |
4.1 引力模型构建 | 第29-32页 |
4.1.1 引力模型的选择与设立 | 第29-31页 |
4.1.2 单位根检验 | 第31-32页 |
4.1.3 协整检验 | 第32页 |
4.2 中国与美日韩高技术产品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| 第32-37页 |
4.2.1 引力模型回归结果 | 第32-35页 |
4.2.2 高技术产品贸易回归结果分析 | 第35-36页 |
4.2.3 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回归结果分析 | 第36-37页 |
4.3 中国与美日韩高技术产品贸易的潜力测算 | 第37-40页 |
4.3.1 中国与美国高技术产品贸易潜力 | 第38页 |
4.3.2 中国与日本高技术产品贸易潜力 | 第38-39页 |
4.3.3 中国与韩国高技术产品贸易潜力 | 第39-40页 |
4.4 实证分析小结 | 第40-41页 |
5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| 第41-45页 |
5.1 基本结论 | 第41页 |
5.2 政策建议 | 第41-45页 |
5.2.1 提高物流效率,降低物流成本 | 第42页 |
5.2.2 增加研发经费投入,促进科技发展 | 第42-43页 |
5.2.3 保持汇率稳定,减少贸易波动 | 第43页 |
5.2.4 加强国经济合作,实现共同发展 | 第43页 |
5.2.5 平衡高技术产品贸易,优化贸易结构 | 第43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7页 |
附录1 OECD高技术产品分类目录 | 第47-52页 |
致谢 | 第52-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