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研究目的 | 第9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0-14页 |
1.2.1 民用航空安全管理 | 第10-13页 |
1.2.2 民用航空安全风险评价 | 第13-14页 |
1.3 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14-17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机场旅客非法行为风险的内涵及识别 | 第17-30页 |
2.1 机场旅客非法行为风险的概念 | 第17-20页 |
2.2 机场旅客非法行为的特征及表现形式 | 第20-23页 |
2.3 机场旅客非法行为风险致因分析 | 第23-25页 |
2.4 机场旅客非法行为风险的识别 | 第25-30页 |
2.4.1 旅客风险 | 第26页 |
2.4.2 设备设施风险 | 第26-27页 |
2.4.3 环境风险 | 第27-28页 |
2.4.4 机场安保管理风险 | 第28-30页 |
第3章 机场旅客非法行为风险的评价 | 第30-57页 |
3.1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30-34页 |
3.1.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| 第30-31页 |
3.1.2 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依据和步骤 | 第31-32页 |
3.1.3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| 第32-34页 |
3.2 风险评价指标的含义及测评 | 第34-42页 |
3.2.1 旅客风险评估指标 | 第34-36页 |
3.2.2 安全检查设备设施风险评估指标 | 第36-38页 |
3.2.3 环境风险评估指标 | 第38-40页 |
3.2.4 机场安保管理风险评估指标 | 第40-42页 |
3.3 机场旅客非法行为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42-47页 |
3.4 机场旅客非法行为风险灰色评价模型 | 第47-53页 |
3.5 评价结果 | 第53-57页 |
第4章 机场旅客非法行为风险管控机制的构建 | 第57-73页 |
4.1 旅客非法行为风险管控机制的内涵 | 第57-58页 |
4.2 构建机场旅客非法行为风险管控机制的目标和原则 | 第58-60页 |
4.2.1 机场旅客非法行为风险管控机制的目标 | 第58页 |
4.2.2 机场旅客非法行为风险管控机制的原则 | 第58-60页 |
4.3 机场旅客非法行为风险管控机制的框架 | 第60-62页 |
4.3.1 情报搜集机制 | 第60-61页 |
4.3.2 安全检查机制 | 第61页 |
4.3.3 日常风险监控机制 | 第61-62页 |
4.3.4 预防与控制机制 | 第62页 |
4.4 机场旅客非法行为风险管控机制的工作流程 | 第62-73页 |
4.4.1 情报搜集机制的运作 | 第63-66页 |
4.4.2 安全检查机制的运作 | 第66-71页 |
4.4.3 日常风险监控机制的运作 | 第71页 |
4.4.4 预防与控制机制的运作 | 第71-73页 |
第5章 机场旅客非法行为管控机制的保障措施 | 第73-77页 |
5.1 组织保障措施 | 第73-74页 |
5.2 法律保障措施 | 第74-75页 |
5.3 资金保障措施 | 第75-76页 |
5.4 人力资源保障措施 | 第76-77页 |
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| 第77-79页 |
致谢 | 第79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以及发表的论文 | 第83-84页 |
附录 | 第84-8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