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矿床学论文--矿床分类论文--燃料矿床论文--石油、天然气论文

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良里塔格组沉积相带及储层特征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1章 绪论第8-14页
    1.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8-9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9-11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主要研究内容第12-13页
    1.4 主要工作量第13-14页
第2章 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及概况第14-26页
    2.1 研究区域地理位置第14页
    2.2 区域构造特征及发展演化第14-15页
    2.3 奥陶系地层分布特征第1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区域地层划分与特征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地层对比及分布特征第16-26页
第3章 沉积岩石学与沉积相特征分析第26-36页
    3.1 沉积岩石学特征与环境分析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亮晶颗粒灰岩类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泥晶颗粒灰岩类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颗粒泥晶灰岩类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泥晶灰岩类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特殊岩类(瘤状灰岩和沉凝灰岩)第27页
    3.2 成像测井图像特征第27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岩性岩相的成像测井图像特征识别和分析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良里塔格组良三段成像测井图像特征研判第30-32页
    3.3 沉积相类型划分及特征描述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台地边缘相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斜坡相第35-36页
第4章 沉积相展布及沉积演化模式分析第36-47页
    4.1 沉积相纵横向展布特征第36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沉积相纵向展布特征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沉积相横向展布特征第36-42页
    4.2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第42-43页
    4.3 沉积发育演化及相模式的建立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早奥陶世局限台地—半局限台地沉积时期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中奥陶世开阔台地沉积时期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晚奥陶世初期沉没台地沉积时期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晚奥陶世台地边缘沉积时期第44-47页
第5章 储层基本特征描述及主控因素分析第47-59页
    5.1 储层岩石学特征第47页
    5.2 储层物性特征分析第47-49页
    5.3 储层类型及识别标志第49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洞穴型储层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孔洞型储层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裂缝型储层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裂缝-孔洞型储层第52-54页
    5.4 储层主控因素分析及成因机理研究第54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沉积环境和岩石类型是基本的控制因素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多期岩溶作用的叠加控制了储层的展布规模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断裂及裂缝带控制了岩溶储层的发育强度第57-59页
第6章 储层分布特征及综合评价第59-71页
    6.1 碳酸盐岩储层评价标准第59页
    6.2 单井储层评价及油藏缝洞单元分析第59-6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单井储层评价第60-6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单井油藏缝洞单元分析第65-68页
    6.3 连井储层纵向对比及评价第68-71页
第7章 结论与认识第71-73页
致谢第73-74页
参考文献第74-77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77页

论文共7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滇黔北部灯影组储层特征与主控因素研究
下一篇:小型油气田地理信息数据库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