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22页 |
1.1 研究背景、意义、方法及思路 | 第9-11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1.1.3 研究方法 | 第10页 |
1.1.4 研究思路与框架 | 第10-11页 |
1.2 行政服务中心概念界定 | 第11-12页 |
1.3 文献综述 | 第12-15页 |
1.3.1 行政服务中心的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3.2 行政服务中心的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3.3 行政服务中心“整体性治理”视角的研究综述 | 第14-15页 |
1.4 理论基础 | 第15-22页 |
1.4.1“整体性治理”理论 | 第15-16页 |
1.4.2“整体性治理”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特征 | 第16-20页 |
1.4.3“整体性治理”理论的指导意义 | 第20-22页 |
第2章 荔湾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现状 | 第22-33页 |
2.1 广州市荔湾区行政服务中心概述 | 第22-28页 |
2.1.1 荔湾区行政服务中心简介 | 第22页 |
2.1.2 荔湾区行政服务中心机构设置 | 第22-24页 |
2.1.3 荔湾区行政服务中心运行模式 | 第24-26页 |
2.1.4 荔湾区行政服务中心创新举措 | 第26-28页 |
2.2 荔湾区行政服务中心的“整体性治理”实践及其成效 | 第28-33页 |
2.2.1 荔湾区行政服务中心的“整体性治理”实践 | 第28-31页 |
2.2.2 荔湾区行政服务中心的“整体性治理”实践成效 | 第31-33页 |
第3章 荔湾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困境及其原因分析 | 第33-40页 |
3.1 荔湾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现实困境 | 第33-37页 |
3.1.1 基础建设困境 | 第33-34页 |
3.1.2 业务整合困境 | 第34-35页 |
3.1.3 电子政务建设困境 | 第35-36页 |
3.1.4 人力资源管理困境 | 第36-37页 |
3.2 荔湾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困境的原因分析 | 第37-40页 |
3.2.1 中心的规划和建设投入力度较弱 | 第37页 |
3.2.2 相关法律和政策滞后、不健全 | 第37-38页 |
3.2.3 电子政务信息壁垒的存在 | 第38页 |
3.2.4 行政服务人员培训相对滞后 | 第38-39页 |
3.2.5 服务中心宣传力度不足 | 第39-40页 |
第4章 完善地方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对策建议 | 第40-49页 |
4.1 推进地方行政服务中心制度创新 | 第40-42页 |
4.1.1 推动地方行政服务中心基础建设标准化 | 第40-41页 |
4.1.2 推进地方性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完善 | 第41-42页 |
4.1.3 创新人事监管制度,攻克“双重管理”难题 | 第42页 |
4.2 整合服务事项,推进服务中心“流程再造” | 第42-44页 |
4.2.1 全面推行“一窗式”服务模式 | 第43页 |
4.2.2 进一步整合服务事项 | 第43页 |
4.2.3 精简业务流程 | 第43-44页 |
4.2.4 强化审批后监管 | 第44页 |
4.3 推进电子政务发展 | 第44-46页 |
4.3.1 提高网上办事大厅的利用率 | 第45-46页 |
4.3.2 建立政务信息共享数据库 | 第46页 |
4.3.3 推进办公自动化 | 第46页 |
4.4 加强政务公开,提高群众参与度 | 第46-47页 |
4.4.1 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 | 第46-47页 |
4.4.2 提高群众参与度 | 第47页 |
4.5 加强服务人员培训,塑造“服务型”行政文化 | 第47-49页 |
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9-51页 |
5.1 研究结论 | 第49页 |
5.2 研究展望 | 第49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6页 |
个人简历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| 第56-57页 |
后记 | 第57-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