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引言 | 第10-19页 |
(一)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 选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2. 选题意义 | 第11-12页 |
(二)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1. 国外关于外国政府贷款债务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| 第12-14页 |
2. 国内关于政府贷款债务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| 第14-15页 |
(三) 研究目的 | 第15-16页 |
(四)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1. 研究思路 | 第16页 |
2. 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(五) 论文框架结构 | 第17-19页 |
一、外国政府贷款债务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 | 第19-36页 |
(一) 外国政府贷款概述 | 第19-20页 |
1. 外国政府贷款的含义 | 第19页 |
2. 外国政府贷款的种类 | 第19-20页 |
(二) 外国政府贷款债务风险管理概述 | 第20-24页 |
1. 外国政府贷款债务风险的含义和特点 | 第20-22页 |
2. 外国政府贷款债务风险管理的含义和特征 | 第22-24页 |
(三) 外国政府贷款债务风险管理主要理论 | 第24-30页 |
1. 早期外国政府贷款债务风险管理理论 | 第24页 |
2. 现代外国政府贷款债务风险管理理论 | 第24-29页 |
3. 博弈论在外国政府贷款债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| 第29-30页 |
(四) 外国政府贷款债务风险管理方法 | 第30-36页 |
1. 外国政府贷款债务风险总量管理 | 第30-31页 |
2. 外国政府贷款债务风险结构管理 | 第31-33页 |
3. 外国政府贷款转贷债务风险管理方法 | 第33-36页 |
二、内蒙古利用外国政府贷款状况 | 第36-44页 |
(一) 利用外国政府贷款规模 | 第36-37页 |
(二) 利用外国政府贷款速度 | 第37-39页 |
(三) 利用外国政府贷款结构 | 第39-44页 |
1. 外国政府贷款的行业结构 | 第39-40页 |
2. 外国政府贷款的地区分布 | 第40-41页 |
3. 外国政府贷款的币种结构 | 第41-42页 |
4. 外国政府贷款外的偿还期限结构 | 第42-43页 |
5. 外国政府贷款的利率结构 | 第43-44页 |
三、内蒙古利用外国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状况 | 第44-51页 |
(一) 内蒙古外国政府贷款债务风险总量管理 | 第44-45页 |
(二) 内蒙古外国政府贷款债务风险结构管理 | 第45-48页 |
1. 行业结构管理 | 第45-46页 |
2 来源结构管理 | 第46页 |
3. 期限结构管理 | 第46-47页 |
4. 利率结构管理 | 第47页 |
5. 币种结构管理 | 第47-48页 |
(三) 内蒙古外国政府贷款转贷债务风险管理方法 | 第48-51页 |
1. 转贷类别结构管理 | 第48-49页 |
2. 转贷机构的职能管理 | 第49-51页 |
四、内蒙古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债务风险管理存在问题 | 第51-55页 |
(一) 缺乏科学的投融资体制 | 第51-52页 |
(二) 缺少有效的债务管理机构 | 第52-53页 |
1. 管理职能分散,缺乏有效沟通和统一决策 | 第52页 |
2. 财政部门前期缺乏专业化的评审,而后期监督管理职能不足 | 第52页 |
3. 转贷银行缺少强有力的监督管理措施 | 第52-53页 |
(三) 缺乏债务管理责任约束机制 | 第53页 |
(四) 偿债准备工作欠缺 | 第53-54页 |
(五) 金融监管政策不足 | 第54页 |
(六) 转贷银行垫款压力较大 | 第54-55页 |
五、加强内蒙古外国政府贷款债务风险管理的对策 | 第55-60页 |
(一) 增强外国政府贷款风险管理意识 | 第55页 |
(二) 加强规划和做好总量控制 | 第55-56页 |
(三) 科学合理的确定战略和项目类别 | 第56-57页 |
1、公益性项目的外债战略 | 第56-57页 |
2、基础设施项目的外债战略 | 第57页 |
3、竞争性项目的外债战略 | 第57页 |
(四) 建立和完善外国政府贷款债务风险管理体制 | 第57-58页 |
1. 严格审批条件,建立专业化的审批程序 | 第57页 |
2. 建立责、权、利与借一用一还对等的约束制度 | 第57-58页 |
3. 尽快建立和完善外国政府贷款偿债基金 | 第58页 |
4. 加强和完善外国政府贷款的统计监测 | 第58页 |
(五) 强化政府外债的全过程监督管理 | 第58-60页 |
结论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4页 |
后记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