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引言 | 第11-14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14-25页 |
2.1 建议寻求 | 第14-20页 |
2.1.1 建议寻求的含义 | 第14-15页 |
2.1.2 帮助寻求、建议寻求和反馈寻求 | 第15-18页 |
2.1.3 建议寻求的影响因素 | 第18-20页 |
2.2 目标导向 | 第20-25页 |
2.2.1 目标导向的含义 | 第20页 |
2.2.2 目标导向的维度结构 | 第20-23页 |
2.2.3 目标导向的衡量 | 第23页 |
2.2.4 不同目标导向的差异 | 第23-25页 |
3 问题的提出 | 第25-27页 |
3.1 已有研究不足 | 第25-26页 |
3.2 结构安排 | 第26-27页 |
4 研究一:建议寻求的结构和测量 | 第27-35页 |
4.1 研究目的 | 第27页 |
4.2 研究方法 | 第27页 |
4.3 研究程序 | 第27-28页 |
4.4 研究对象 | 第28-29页 |
4.5 研究结果 | 第29页 |
4.6 建议寻求结构和测量 | 第29-33页 |
4.6.1 研究被试 | 第29-30页 |
4.6.2 项目分析和克伦巴赫α系数检验 | 第30-31页 |
4.6.3 维度的信度分析 | 第31-32页 |
4.6.4 探索性因素分析 | 第32-33页 |
4.7 验证性因素分析 | 第33-34页 |
4.7.1 研究目的 | 第33页 |
4.7.2 研究方法和工具 | 第33-34页 |
4.8 小结 | 第34-35页 |
5 研究二:建议寻求行为的前因与结果 | 第35-51页 |
5.1 研究目的 | 第35页 |
5.2 研究假设 | 第35-42页 |
5.2.1 建议寻求的前因变量研究 | 第35-38页 |
5.2.2 建议寻求的结果变量研究 | 第38-42页 |
5.3 研究方法 | 第42-44页 |
5.3.1 研究被试 | 第42页 |
5.3.2 控制变量 | 第42页 |
5.3.3 研究工具 | 第42-43页 |
5.3.4 研究工具 | 第43-44页 |
5.4 数据分析结果 | 第44-49页 |
5.4.1 研究变量的效度检验 | 第44-45页 |
5.4.2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| 第45-46页 |
5.4.3 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46页 |
5.4.4 目标导向和员工建议寻求行为关系检验 | 第46-47页 |
5.4.5 目标导向和员工建议寻求行为的调节作用检验 | 第47-48页 |
5.4.6 调节效应Bootstrap检验 | 第48页 |
5.4.7 员工建议寻求行为对员工绩效和创造力的影响作用 | 第48-49页 |
5.6 小结 | 第49-51页 |
6 总讨论 | 第51-59页 |
6.1 结果讨论 | 第51-55页 |
6.1.1 研究一:建议寻求行为的结构和测量 | 第51-52页 |
6.1.2 研究二:建议寻求的前因变量 | 第52-54页 |
6.1.3 研究二:建议寻求的结果变量 | 第54-55页 |
6.2 研究意义 | 第55-57页 |
6.2.1 本研究的理论进展 | 第56-57页 |
6.2.2 实践意义 | 第57页 |
6.3 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| 第57-59页 |
6.3.1 不足 | 第57-58页 |
6.3.2 研究展望 | 第58-59页 |
7 结论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71页 |
附录I 表 4-6 正式数据转轴后因子负荷与共同度 | 第71-72页 |
附录II 表 5-4 研究变量描述性统计表 | 第72-73页 |
附录III 表 5-5 模型检验的层次分析结果 | 第73-74页 |
附录IV 访谈提纲 | 第74-75页 |
附录V 下属自评调查问卷 | 第75-77页 |
附录VI 上级评价调查问卷 | 第77-78页 |
致谢 | 第78-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