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符号说明 | 第10-11页 |
第一部分 海洋细菌α-淀粉酶淀粉结合结构域AmyP-SBD的结构研究 | 第11-44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1-15页 |
1.1 碳水化合物结合结构域(CBMs) | 第11页 |
1.2 淀粉结合结构域(SBD) | 第11-13页 |
1.3 AmyP-SBD | 第13页 |
1.4 课题目的及意义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15-24页 |
2.1 实验材料 | 第15-18页 |
2.1.1 菌株及质粒 | 第15页 |
2.1.2 常用试剂 | 第15-16页 |
2.1.3 溶液的配制 | 第16-17页 |
2.1.4 实验仪器 | 第17-18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18-24页 |
2.2.1 AmyP-SBD-pET22b重组质粒的转化 | 第18-19页 |
2.2.2 AmyP-SBD的表达和纯化 | 第19页 |
2.2.3 AmyP-SBD的透析和浓缩 | 第19-20页 |
2.2.4 AmyP-SBD紧凑构象的形成 | 第20页 |
2.2.5 谱图记录及结构解析 | 第20-24页 |
第三章 结果和讨论 | 第24-40页 |
3.1 AmyP-SBD的表达和纯化 | 第24-26页 |
3.2 AmyP-SBD的透析和浓缩 | 第26页 |
3.3 AmyP-SBD最终紧凑构象的形成 | 第26-27页 |
3.4 AmyP-SBD的二维核磁共振检测 | 第27-28页 |
3.5 AmyP-SBD的结构解析 | 第28-39页 |
3.5.1 AmyP-SBD的主链认证 | 第28-32页 |
3.5.2 AmyP-SBD的二面角及二级结构分析 | 第32-36页 |
3.5.3 AmyP-SBD的H-D交换 | 第36-38页 |
3.5.4 AmyP-SBD三维结构的初步计算 | 第38-39页 |
3.6 讨论 | 第39-40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4页 |
第二部分 古细菌Ubiquitin-like蛋白SAMP2适盐的机制研究 | 第44-94页 |
第四章 研究背景介绍 | 第44-50页 |
4.1 古细菌 | 第44页 |
4.2 SAMP2蛋白 | 第44-47页 |
4.3 嗜盐蛋白及其特性 | 第47-48页 |
4.4 嗜盐蛋白的耐盐机制研究进展 | 第48-49页 |
4.5 课题目的和意义 | 第49-50页 |
第五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50-71页 |
5.1 实验材料 | 第50-55页 |
5.1.1 菌株及质粒 | 第50页 |
5.1.2 常用试剂 | 第50-51页 |
5.1.3 溶液的配制 | 第51-54页 |
5.1.4 实验仪器 | 第54-55页 |
5.2 实验方法 | 第55-71页 |
5.2.1 通过定点突变的方法构建SAMP2突变体 | 第55-60页 |
5.2.2 通过定向进化的方法构建SAMP2突变体 | 第60-68页 |
5.2.3 WT-SAMP2及SAMP2突变体的表达纯化 | 第68-69页 |
5.2.4 WT-SAMP2及SAMP2突变体的透析和浓缩 | 第69页 |
5.2.5 WT-SAMP2及SAMP2突变体在不同NaCl条件下的性质测定 | 第69-71页 |
第六章 结果与讨论 | 第71-89页 |
6.1 定点突变的方法构建SAMP2突变体 | 第71页 |
6.2 定向进化的方法构建SAMP2突变体 | 第71-76页 |
6.2.1 筛选载体WT-SAMP2-pBAD33-DsbA-linker重组质粒的构建 | 第71-72页 |
6.2.2 WT-SAMP2-pBAD33的CdCl_2抗性检测 | 第72页 |
6.2.3 ep-SAMP2-pBAD33重组质粒的构建及筛选 | 第72-75页 |
6.2.4 SAMP2突变体Ⅳ-pET22b(+)重组质粒的构建 | 第75-76页 |
6.3 WT-SAMP2及突变体蛋白的表达和纯化 | 第76-77页 |
6.4 WT-SAMP2及SAMP2突变体在不同NaCl条件下的性质测定 | 第77-87页 |
6.4.1 WT-SAMP2及SAMP2突变体蛋白的一维核磁共振谱 | 第77-82页 |
6.4.2 WT-SAMP2及SAMP2突变体蛋白的圆二色谱 | 第82-87页 |
6.5. 讨论 | 第87-89页 |
结论和展望 | 第89-9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0-94页 |
补充材料 | 第94-97页 |
附录 | 第97-98页 |
致谢 | 第9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