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0页 |
1.1 引言 | 第11-17页 |
1.1.1 聚吡咯的概述 | 第12-14页 |
1.1.2 聚吡咯的合成方法与结构调控 | 第14-15页 |
1.1.3 聚吡咯/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| 第15-17页 |
1.2 聚吡咯及其复合材料在光电性能方面的应用 | 第17页 |
1.2.1 聚吡咯/纳米复合材料光学性能的应用 | 第17页 |
1.2.2 聚吡咯/纳米半导体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应用 | 第17页 |
1.3 聚吡咯及其复合材料在重金属污染处理中的应用 | 第17-18页 |
1.4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、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| 第18-20页 |
1.4.1 选题背景 | 第18页 |
1.4.2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1.4.3 创新点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聚吡咯/Cd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三阶NLO性能研究 | 第20-31页 |
2.1 引言 | 第20页 |
2.2 实验部分 | 第20-22页 |
2.2.1 实验试剂与仪器 | 第20-21页 |
2.2.2 PPy/CdS薄膜的制备 | 第21-22页 |
2.3 结构表征 | 第22-26页 |
2.3.1 FTIR分析 | 第22-23页 |
2.3.2 XRD分析 | 第23-24页 |
2.3.3 SEM及元素分析 | 第24-26页 |
2.4 结果与讨论 | 第26-29页 |
2.4.1 热重分析 | 第26-27页 |
2.4.2 UV-Vis分析 | 第27页 |
2.4.3 NLO性能 | 第27-29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9-31页 |
第三章 聚吡咯/硫化镉复合物对亚甲基蓝光催化降解研究 | 第31-44页 |
3.1 引言 | 第31页 |
3.2 实验部分 | 第31-37页 |
3.2.1 实验仪器及药品 | 第31-32页 |
3.2.2 CdS的制备方法 | 第32-33页 |
3.2.3 聚吡咯/CdS复合物的制备 | 第33页 |
3.2.4 亚甲基蓝溶液标准曲线的绘制 | 第33-34页 |
3.2.5 亚甲基蓝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实验 | 第34页 |
3.2.6 光催化降解的分析与确定 | 第34-35页 |
3.2.7 聚吡咯/CdS复合物的光催化机理 | 第35-37页 |
3.3 结构表征 | 第37-38页 |
3.4 结果与讨论 | 第38-43页 |
3.4.1 聚吡咯/CdS光降解亚甲基蓝的研究 | 第38页 |
3.4.2 光照时间对降解率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3.4.3 聚吡咯/CdS用量对降解率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3.4.4 pH值对光降解率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3.4.5 初始浓度对降解率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3.4.6 温度对光降解率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四章 聚吡咯及其复合材料对Cr(Ⅵ)的吸附性能研究 | 第44-58页 |
4.1 引言 | 第44-45页 |
4.2 实验部分 | 第45-48页 |
4.2.1 实验试剂与仪器 | 第45-46页 |
4.2.2 聚吡咯的制备 | 第46页 |
4.2.3 吸附实验 | 第46-48页 |
4.3 结构表征 | 第48-50页 |
4.3.1 FTIR分析 | 第48-49页 |
4.3.2 SEM与元素分析 | 第49-50页 |
4.4 结果与讨论 | 第50-56页 |
4.4.1 聚吡咯用量对Cr(Ⅵ)去除率的影响 | 第50页 |
4.4.2 吸附时间对Cr(Ⅵ)去除率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4.4.3 pH值对Cr(Ⅵ)去除率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4.4.4 初始浓度对Cr(Ⅵ)去除率的影响 | 第52-53页 |
4.4.5 温度对Cr(Ⅵ)去除率的影响 | 第53-54页 |
4.4.6 聚吡咯/玻璃纤维薄膜器件制备与去除Cr(Ⅵ)的性能研究 | 第54-56页 |
4.4.6.1 聚吡咯/玻璃纤维薄膜器件制备 | 第54-55页 |
4.4.6.2 SEM分析 | 第55-56页 |
4.4.6.3 性能测试 | 第56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6-58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