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桥涵工程论文--桥梁施工论文--施工技术论文

大跨径PC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测控制分析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3页
    1.1 论文背景第9页
    1.2 施工监控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第9-11页
    1.3 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概述第11页
    1.4 论文研究的方法与内容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论文研究的方法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论文研究的内容第12-13页
第二章 李家堡3第13-24页
    2.1 工程概况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工程概况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技术标准第14页
    2.2 控制标高的关键因素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施工控制的目的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施工控制的方法第14-16页
    2.3 施工控制技术方案第16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施工控制流程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模型参数选取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悬臂施工注意事项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施工阶段划分第20-24页
第三章 施工控制理论分析第24-30页
    3.1 设计复核计算第24-25页
    3.2.施工模拟的理论分析第25-26页
    3.3 立模标高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立模标高分析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立模标高影响因素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立模标高计算公式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预拱度分配曲线第28-30页
第四章 李家堡3第30-50页
    4.1 理论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4.2 计算结果分析第31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变形结果分析第31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预拱度设置第39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立模标高设置第45-50页
第五章 李家堡3第50-70页
    5.1 施工主梁监测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主梁线形监测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平面位置监测第52-54页
    5.2 主梁应力监测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测试方法及仪器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测点布置第54-55页
    5.3 挂篮变形监测第55-56页
    5.4 温度监测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温度监测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温度监控分析第57页
    5.5 预应力摩阻系数及锚具回缩变形第57-59页
    5.6 施工控制验收第59页
    5.7 施工控制精度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7.1 控制精度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5.7.2 施工控制要求第59-60页
    5.8 李家堡3第60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8.1 主梁标高实测结果分析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5.8.2 标高结果分析第60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8.3 高程控制点结论第65-66页
    5.9 主梁应力实测结果分析第66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9.1 主梁应力实测结果第66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9.2 主梁应力监控结论第69-70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0-72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70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70-72页
致谢第72-73页
参考文献第73-75页

论文共7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成本动因的工程成本控制系统研究--以CD公司为例
下一篇:连续刚构桥线形控制关键技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