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--刀具、磨料、磨具、夹具、模具和手工具论文--磨具、研具论文

新型CBN高速点磨削砂轮磨削性能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9页
第1章 绪论第16-30页
    1.1 点磨削技术概述第16-18页
    1.2 点磨削加工技术特性第18-20页
    1.3 表面质量及其评价指标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表面质量评价指标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表面质量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第22-23页
    1.4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课题背景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意义第23-24页
    1.5 本文主要内容及相关技术研究现状第24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新型点磨削砂轮磨削理论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点磨削力数学模型及试验验证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磨削振动试验研究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5.4 点磨削温度仿真试验研究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5 表面粗糙度仿真及试验验证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6 磨削工件表层状态试验研究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7 声发射信号试验研究第28-29页
    1.6 本章小结第29-30页
第2章 新型点磨削砂轮几何模型及设计制备第30-49页
    2.1 新型砂轮简介第30-31页
    2.2 新型点磨削砂轮几何学分析第31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新型点磨削砂轮的切削深度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新型点磨削砂轮几何模型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磨粒轨迹与动态接触弧长计算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未变形切屑厚度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粗磨区倾角θ对加工效率的影响第39-40页
    2.3 砂轮特性参数的选择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砂轮磨料的选择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砂轮粒度的选择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砂轮结合剂的选择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砂轮硬度的选择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砂轮浓度的选择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砂轮基体的选择第43页
    2.4 新型点磨削砂轮的参数设计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新型CBN点磨削砂轮结构设计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新型CBN点磨削砂轮的制备第45-47页
    2.5 三坐标测量仪检测砂轮制备与设计的吻合程度第47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47-49页
第3章 新型点磨削砂轮磨削力与磨削系统振动研究第49-70页
    3.1 新型点磨削砂轮磨削力理论模型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砂轮单位面积有效磨粒数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磨削力模型的建立第50-52页
    3.2 模型验证及点磨削试验第52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应变片测力原理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点磨削力的标定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试验方案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试验结果讨论与分析第56-60页
    3.3 新型点磨削砂轮磨削系统振动特性试验研究第60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磨削过程中振动的产生原因以及分类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磨削振动数据采集系统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振动信号的频域分析第61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磨削参数对振幅的影响第65-68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68-70页
第4章 新型点磨削砂轮磨削区温度研究第70-91页
    4.1 磨削热的产生与分配理论第70-72页
    4.2 点磨削温度场仿真研究第72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有限元建模与仿真第72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75-76页
    4.3 点磨削温度试验第76-8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红外测温原理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热像仪测温试验第7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热电偶测温原理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热电偶测温试验第79-84页
    4.4 实验方案及结果分析第84-9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正交试验第84-8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单因素试验第89-90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90-91页
第5章 新型点磨削砂轮磨削参数对表面粗糙度影响研究第91-116页
    5.1 磨粒运动轨迹第91-9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外圆磨削磨粒运动轨迹第91-9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点磨削运动轨迹转化第93-9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工件表面形貌生成方法第94页
    5.2 砂轮表面特征第94-95页
    5.3 工件表面仿真与试验第95-9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工件表面创成流程第9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实验设计第95-9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表面粗糙度测量第96-97页
    5.4 仿真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第97-10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砂轮速度v_s对表面粗糙度影响仿真试验对比第97-9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倾斜角α对表面粗糙度影响仿真试验对比第99-10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磨削深度a_p对表面粗糙度影响仿真试验对比第101-104页
    5.5 新型点磨削砂轮磨削试验结果分析第104-115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倾斜角α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第107-108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磨削深度a_p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第108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工件轴向进给速度v_f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第108-109页
        5.5.4 砂轮速度v_s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第109-110页
        5.5.5 粗磨区倾角θ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第110页
        5.5.6 表面粗糙度影响因素的正交试验第110-115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115-116页
第6章 新型点磨削砂轮磨削工件表层状态试验研究第116-136页
    6.1 引言第116页
    6.2 表层状态检测试验第116-12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金相组织观测试验第116-11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显微硬度测量第118-12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表面残余应力测量第120-12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新型砂轮点磨削试验条件第124-125页
    6.3 试验结果分析第125-13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表面及亚表面硬度分析第125-128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表面及亚表面残余应力分析第128-134页
    6.4 本章小结第134-136页
第7章 基于声发射信号的新型点磨削砂轮磨削状态监测研究第136-154页
    7.1 引言第136页
    7.2 磨削过程声发射监测的特点以及出现的问题第136-137页
    7.3 声发射检测磨削试验第137-139页
    7.4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139-153页
        7.4.1 声发射信号的总体形貌分析第139-141页
        7.4.2 声发射信号的磨削接触状况识别第141-142页
        7.4.3 砂轮磨损检测第142-144页
        7.4.4 各参数对声发射有效值RMS的影响第144-150页
        7.4.5 各参数对声发射信号频谱的影响第150-153页
    7.5 本章小结第153-154页
第8章 结论与展望第154-157页
    8.1 结论第154-156页
    8.2 展望第156-157页
参考文献第157-163页
致谢第163-164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64-166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66-168页
作者简介第168页

论文共16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微观组织和合金成分对高锰奥氏体TWIP钢延迟断裂的影响
下一篇:带钢冷连轧过程数学模型与控制系统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