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4-6页 |
| 英文摘要 | 第6-7页 |
| 前言 | 第8-10页 |
| 文献综述 | 第10-14页 |
| 第一部分 《黄帝内经》体质理论要览 | 第14-26页 |
| 一、 《内经》有关体质的含义 | 第14-15页 |
| 二、《内经》体质的形成因素 | 第15-19页 |
| 三、《内经》体质的分类 | 第19-25页 |
| 小结 | 第25-26页 |
| 第二部分 《黄帝内经》五形人体质辨识与调理 | 第26-61页 |
| 一、木形人 | 第26-32页 |
| 二、火形人 | 第32-38页 |
| 三、土形人 | 第38-45页 |
| 四、金形人 | 第45-50页 |
| 五、水形人 | 第50-57页 |
| 小结 | 第57-61页 |
| 第三部分 《黄帝内经》阴阳五态人体质辨识与调理 | 第61-70页 |
| 一、 阴阳五态人经文辑录 | 第61-63页 |
| 二、阴阳五态人体质辨识 | 第63-65页 |
| 三、阴阳五态人体质调理 | 第65-70页 |
| 结论 | 第70-71页 |
| 创新性自我评价 | 第71-7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2-73页 |
| 附录 | 第73-85页 |
| 致谢 | 第85-86页 |
| 个人简历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