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中国哲学论文--先秦哲学(~前220年)论文

墨、孟天人观及其影响下的政治观念比较探析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绪论第10-16页
    一、选题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二、研究现状第11-15页
    三、本文的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第15-16页
第一章 孟、墨之前的天人观下的政治观念概说第16-38页
    第一节 殷商时期的天人观及其政治观念概述第16-2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殷商天人观概说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殷商天人观的特点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天人观影响下的政治观念分析第20-21页
    第二节 西周时期天人观及其政治观念试析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从“上帝”到“上天”——商周天人观的发展演变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西周天人观的特点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西周天人观与政治观念概述第24-25页
    第三节 孟子、墨子之前的先秦诸子天人观概述第25-3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西周后期及春秋时期天人观变化概述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《论语》与孔子的天人观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《老子》所见天人观及其政治观念概述第32-35页
    小结第35-38页
第二章 墨子的天人观与其影响下的政治观念分析第38-66页
    第一节 “天志”、“明鬼”与墨子的天论第38-4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“天欲义而恶不义”——墨子的“天志”与主宰之天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“圣王明知天鬼之所福”——墨子的“明鬼”与神秘之天第41-45页
    第二节 “非命”“兼爱”与墨子的“人”第45-5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“命者,暴王所作,穷人所术”——墨子的人与“非命”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“爱人若爱其身”——墨子的人与“兼爱”第48-52页
    第三节 墨子天人关系及其特点第52-5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天人二分的天人观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鬼神与天人共存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主宰之天与自主之人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天意兼爱与人人平等第56-57页
    第四节 墨子天人观下的政治观念试析第57-6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墨子的天人观与“尚同”思想第58-6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墨子的天人观与“尚贤”思想第62-66页
第三章 孟子的天人观与其影响下的政治观念分析第66-98页
    第一节 “不遇鲁侯,天也”——孟子的天论第66-7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“天与之”与“天不言”——孟子的主宰之天与运命之天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“仁义忠信”——孟子的义理之天第68-70页
    第二节 “人皆可以为尧舜”——孟子的“人”第70-8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“自然之人”——孟子人论的基础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“义理之人”——孟子人论的核心第72-7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“政治之人”孟子人论的集中体现第79-81页
    第三节 “天生烝民,有物有则”——孟子的天人关系及其特点第81-8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以义理为中心的解读第81-8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天人合一的特殊形式——天人合德第82-8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天理与人欲相对立第83-84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运命之天、主宰之天与鬼神相分离第84-85页
    第四节 孟子天人观下的政治观念试析第85-9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天人观与孟子的“民本”思想第86-9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孟子的天人观与“仁政”理念第91-94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孟子的天人观与“王道”思想第94-98页
第四章 墨、孟天人观与其影响下的政治观念比较第98-116页
    第一节 墨、孟天人观的异同第98-10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主宰之天与义理之天——墨、孟天论的异同第98-10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自主之人与义理之人——墨、孟的社会与人第101-104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天人二分与天人合德——墨、孟天人关系的异同第104-107页
    第二节 墨、孟天人观影响下的政治观念比较第107-11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天人观与君主第107-11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天人观与民众第110-11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天人观与施政原则第113-114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天人观与理想政治状态第114-116页
结语第116-120页
参考文献第120-124页
致谢第124-126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第126页

论文共12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清代吐鲁番移民及其纠纷研究
下一篇:数量基础和空间能力对4~5岁儿童轴估计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