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新三板市场挂牌公司股票估值实证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7-20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7-10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7-8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8-10页 |
1.2 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10-17页 |
1.2.1 公司股票估值的理论与方法 | 第10-16页 |
1.2.2 有关场外交易市场文献综述 | 第16-17页 |
1.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4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| 第18-19页 |
1.5 研究的思路与技术路线 | 第19-20页 |
第2章 新三板市场发展及特点 | 第20-27页 |
2.1 新三板市场概述 | 第20-21页 |
2.1.1 新三板发展情况 | 第20页 |
2.1.2 新三板市场定位 | 第20-21页 |
2.2 新三板市场挂牌与估值 | 第21-26页 |
2.2.1 新三板的挂牌条件 | 第21-22页 |
2.2.2 新三板重要性分析 | 第22-25页 |
2.2.3 新三板的估值问题 | 第25-26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3章 企业股票估值方法简析 | 第27-43页 |
3.1 企业价值及其评估 | 第27-28页 |
3.2 绝对估值法 | 第28-32页 |
3.2.1 股利折现模型(DDM) | 第28-30页 |
3.2.2 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 | 第30-31页 |
3.2.3 剩余收益之估值模型 | 第31-32页 |
3.3 相对估值法 | 第32-35页 |
3.3.1 P/E估值法 | 第33-34页 |
3.3.2 PEG估值法 | 第34-35页 |
3.3.3 P/B估值法 | 第35页 |
3.4 实物期权法 | 第35-42页 |
3.4.1 实物期权主要类型 | 第37-39页 |
3.4.2 期权定价公式方法 | 第39-42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4章 新三板估值实证分析 | 第43-54页 |
4.1 对比基准选择 | 第43-44页 |
4.2 样本行业选取 | 第44-46页 |
4.3 新三板与A股市场软件服务业对比 | 第46-47页 |
4.4 对新三板软件服务行业的估值计算 | 第47-52页 |
4.5 实证分析结论 | 第52-53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5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54-57页 |
5.1 结论 | 第54-55页 |
5.2 建议 | 第55页 |
5.3 展望 | 第55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0页 |
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