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H公司盈余管理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10-12页 |
1.2.1 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0-11页 |
1.2.2 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1-12页 |
1.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| 第12-14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2-13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4 主要贡献与不足 | 第14页 |
第2章 盈余管理基本理论概述 | 第14-22页 |
2.1 盈余管理概念的界定 | 第14-15页 |
2.2 盈余管理的计量模型 | 第15-17页 |
2.2.1 总体应计利润法 | 第15-17页 |
2.2.2 具体项目法 | 第17页 |
2.2.3 盈余频率分布模型 | 第17页 |
2.3 盈余管理的手段 | 第17-20页 |
2.3.1 利用会计政策变更 | 第17-18页 |
2.3.2 利用一条主线:利润=收入?费用 | 第18页 |
2.3.3 利用非经常性损益 | 第18-19页 |
2.3.4 利用资产减值准备 | 第19页 |
2.3.5 利用公允价值计量 | 第19-20页 |
2.4 盈余管理产生的动机 | 第20-22页 |
2.4.1 资本市场动机 | 第20页 |
2.4.2 契约动机 | 第20-21页 |
2.4.3 节税动机和政治动机 | 第21-22页 |
第3章 XH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分析 | 第22-46页 |
3.1 背景介绍 | 第22-23页 |
3.1.1 XH公司简介 | 第22页 |
3.1.2 选择XH公司为例的原因 | 第22-23页 |
3.2 XH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存在性分析 | 第23-29页 |
3.2.1 初步判断分析 | 第23-25页 |
3.2.2 检验模型选择分析 | 第25-26页 |
3.2.3 模型检验与结果分析 | 第26-29页 |
3.3 XH公司盈余管理手段分析 | 第29-41页 |
3.3.1 利用一条主线:利润=收入?费用 | 第29-34页 |
3.3.2 利用非经常性损益 | 第34-38页 |
3.3.3 利用资产减值准备 | 第38-40页 |
3.3.4 利用公允价值计量 | 第40-41页 |
3.4 XH公司盈余管理产生的动机 | 第41-46页 |
3.4.1 资本市场动机 | 第42-43页 |
3.4.2 节税动机 | 第43-44页 |
3.4.3 政治动机 | 第44-45页 |
3.4.4 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4章 XH公司盈余管理结果评价分析 | 第46-52页 |
4.1 财务绩效指标分析 | 第46-48页 |
4.2 市场绩效指标分析 | 第48-52页 |
第5章 政策建议 | 第52-55页 |
5.1 针对XH公司的相关建议 | 第52-53页 |
5.1.1 加强财务风险意识 | 第52页 |
5.1.2 保障偿债能力 | 第52页 |
5.1.3 尝试海外融资 | 第52-53页 |
5.1.4 锁定市场需求 | 第53页 |
5.2 针对规范房地产企业盈余管理的相关建议 | 第53-55页 |
5.2.1 加强会计准则的更新和完善 | 第53页 |
5.2.2 加强房地产行业的信息披露 | 第53-54页 |
5.2.3 加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 | 第54页 |
5.2.4 加强证券市场的管理和监管 | 第54-55页 |
结论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8页 |
致谢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