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交通运输经济论文--旅游经济论文--中国旅游事业论文

基于“景观基因链”视角下遗址文化景观基因图谱构建及旅游展示的原理--以韩城古城为例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17-28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及理论实践意义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学术研究背景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中国遗址文化景观建构的背景第20-21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理论意义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实践意义第21-22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23-25页
    1.4 技术路线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技术路线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26页
    1.5 特色和可能创新之处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视角创新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不足之处第27-28页
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第28-41页
    2.1 概念解析及研究界定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地域文化景观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地域风水文化景观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地域文化生态景观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地域文化景观认知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地域文化生态景观基因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6 地域文化景观转基因再现第31页
    2.2 国外研究综述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景观基因的研究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遗址风水文化景观的研究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文化景观旅游展示理论的研究第34-35页
    2.3 国内研究综述第35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景观基因及图谱的研究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遗址风水文化景观研究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文化景观旅游展示理论的研究第39-41页
第三章 遗址文化景观基因理念演化发展第41-48页
    3.1. 文化(场所)生态学理论第41-42页
    3.2. 景观生态学理论第42-43页
    3.3 地域场所的文化景观认知理论第43-44页
    3.4 地域文化生态景观基因构成观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景观基因演化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地域遗址风水文化景观基因构成观第45-46页
    3.5 景观生态学视角下地域文化基因传承转基因展示构成观第46-47页
    3.6 小结第47-48页
第四章 遗址文化景观基因系统与图谱的建构第48-88页
    4.1 遗产文化景观基因理念的产生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传统文化基因理念的产生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传统文化景观基因的理念产生第49页
    4.2 遗址文化景观基因系统与图谱构建第49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遗址文化景观基因系统理念构建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遗址文化景观基因元链形理念构建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地域遗产文化景观基因图谱理念构建第53页
    4.3 应用营建中遗址文化景观基因理念及图谱第53-8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地理遗址文化景观基因类型形制与图谱第53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筑城有易文化景观基因亚类理念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聚落文化景观基因类型形制与图谱第67-8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聚落有易文化景观基因亚类理念第85-86页
    4.4 小结第86-88页
第五章 地域遗址文化景观基因系统与图谱的案例研究——以韩城古城为例第88-165页
    5.1 韩城古城概况第88-9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古城区位特征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地理景观特征第89-9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城址变迁景观特征第91-9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边地枢纽景观特征第93-9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5 军事防御景观特征第95-96页
    5.2 韩城古城地理风水观下文化景观基因景观构成第96-11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韩城古城环境文化景观基因形制(地势有罗)与图谱及其建构第96-10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城法天象基因类型形制景观与图谱及其建构第101-10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城内有礼基因类型形制景观与图谱第105-116页
    5.3 韩城聚落遗址文化景观形制基因理念第116-16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桃园民宅基因类型形制景观与图谱及其建构第116-13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世俗街区基因类型形制景观与图谱及其建构第134-13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须弥寺庙基因类型形制景观与图谱及其建构第137-14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神帝庙祠基因类型形制景观与图谱及其建构第141-15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仙境园林基因类型形制景观与图谱及其建构第158-161页
    5.4 小结第161-165页
第六章 地域遗址文化景观基因图谱旅游展示原理与途径第165-184页
    6.1 人本观下的遗址文化景观形制“转基因”再现展示原理第165-170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遗址文化景观的文化功能修复再现第165-166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遗址文化景观形制基因的空间时代功效的失效性第166-168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“遗址文化景观转基因”图谱再现展示的原理第168-170页
    6.2 遗址文化景观“转基因”再现展示的途径第170-17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遗址文化景观旅游社区的再现发展途径第17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旅游社区文化功能空间质量的同步途径第170-171页
    6.3 韩城古城旅游遗址文化景观转基因的空间复原再现构建第171-176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韩城(2012年—2030年)旅游规划内容分析第171-172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韩城古城遗址文化景观空间时代功能的失效性第172-173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旅游遗址文化景观再现的断面修复展示方法第173-176页
    6.4 “遗址文化景观转基因”原理下韩城旅游文化景观再现展示第176-183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韩城古城遗址文化景观(转基因图谱)的旅游再现展示第176-178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韩城古城遗址文化景观(转基因图谱)的旅游再现展示第178-183页
    6.5 小结第183-184页
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第184-186页
    7.1 主要结论第184-185页
    7.2 展望第185-186页
参考文献第186-197页
致谢第197-199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99-200页
作者简介第200页

论文共20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技术标准联盟核心企业标准化能力研究
下一篇:财政分权对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