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结构论文--金属结构论文--组合结构论文

非均匀受火时钢管混凝土组合框架力学性能研究

摘要第7-8页
Abstract第8页
第1章 绪论第9-24页
    1.1 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及应用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概述及其特点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发展及应用第9-11页
    1.2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3 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第12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均匀受火时构件、节点的抗火性能的研究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非均匀受火时构件、节点抗火性能的研究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常温下钢管混凝土框架力学性能的研究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高温作用下(后)框架力学性能的研究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多尺度建模方法的应用第20-21页
    1.4 文献综述小结第21页
    1.5 课题研究内容第21-22页
    1.6 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第22-24页
第2章 非均匀受火时钢管混凝土柱力学性能分析第24-47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4页
    2.2 钢材及混凝土的热工性能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钢材的导热系数、比热及热膨胀系数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混凝土的导热系数、比热及热膨胀系数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升温方式第27页
    2.3 温度场模型计算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均匀受火算例计算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非均匀受火算例计算第28-29页
    2.4 材料本构模型第29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不同阶段钢材的本构模型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不同阶段核心混凝土的本构模型第32-34页
    2.5 力学模型验证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均匀受火的钢管混凝土构件模型验证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非均匀受火的钢管混凝土构件模型验证第35-36页
    2.6 算例分析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6.1 单面受火的方钢管混凝土柱力学性能分析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2.6.2 三面受火的方钢管混凝土柱力学性能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6.3 单面面受火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力学性能分析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2.6.4 三面受火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力学性能分析第37-38页
    2.7 参数分析第38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7.1 单面受火的方钢管混凝土柱参数分析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7.2 三面受火的方钢管混凝土柱参数分析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7.3 单面受火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参数分析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7.4 三面受火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参数分析第43-45页
    2.8 本章小结第45-47页
第3章 局部受火时多层多跨钢管混凝土组合框架耐火性能分析第47-66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47页
    3.2 钢管混凝土柱-钢筋混凝土梁组合框架模型验证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温度场模型验证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力学模型验证第49-50页
    3.3 算例概第50-52页
    3.4 多尺度在组合框架抗火性能分析中的应用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多尺度思想的基本原理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采用多尺度法建立多层多跨钢管混凝土组合框架第54-55页
    3.5 局部受火时钢管混凝土组合框架变形及破坏机理分析第55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钢管混凝土组合框架温度场模型的分析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钢管混凝土组合框架火灾下力学性能分析第57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钢管混凝土组合框架受火全过程力学性能分析第61-64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64-66页
第4章 不同火灾工况下钢管混凝土组合框架受力分析第66-75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66页
    4.2 不同受火工况下组合框架受力分析第66-68页
    4.3 不同火灾工况下组合框架的变形及破坏机理分析第68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中跨火灾作用下组合框架变形及破坏机理分析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边跨、两跨火灾作用下组合框架变形及破坏机理分析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三跨火灾作用下组合框架变形及破坏机理分析第72-73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73-75页
结论与展望第75-77页
    结论第75页
    展望第75-77页
参考文献第77-81页
致谢第81-82页
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2页

论文共8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强冷弯薄壁型钢构件局部屈曲受力性能分析
下一篇:紫外光学微纳几何测量的位移及计量系统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