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州市工商局TH分局绩效评价实证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3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概念界定 | 第13-15页 |
1.2.1 政府部门绩效评价 | 第13-14页 |
1.2.2 公众满意度 | 第14-15页 |
1.2.3 工商部门 | 第15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5-19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5-17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7-19页 |
1.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| 第19-21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19-20页 |
1.4.2 研究思路 | 第20-21页 |
1.5 研究内容与创新 | 第21-23页 |
1.5.1 研究内容 | 第21-22页 |
1.5.2 可能的创新 | 第22-23页 |
第二章 理论、方法与经验 | 第23-32页 |
2.1 公共部门绩效评价理论 | 第23-25页 |
2.1.1 新公共管理理论 | 第23-24页 |
2.1.2 政府绩效评价理论 | 第24-25页 |
2.2 公共部门绩效评价方法 | 第25-29页 |
2.2.1“3E”“4E”及“5E”评价法 | 第25-26页 |
2.2.2 平衡计分卡法 | 第26-27页 |
2.2.3 德尔菲法 | 第27-28页 |
2.2.4 ISO标准评价法 | 第28-29页 |
2.2.5 SERVQUAL模型评价法 | 第29页 |
2.3 我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价的实践与经验 | 第29-32页 |
2.3.1 我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价发展历程 | 第29-31页 |
2.3.2 我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价实践经验与不足 | 第31-32页 |
第三章 评价体系构建 | 第32-47页 |
3.1 设计思路 | 第32-34页 |
3.2 评价组织体系 | 第34-38页 |
3.2.1 评价主体 | 第34-35页 |
3.2.2 评价对象 | 第35-36页 |
3.2.3 评价周期 | 第36-37页 |
3.2.4 结果运用 | 第37-38页 |
3.3 评价指标体系 | 第38-47页 |
3.3.1 基本原则 | 第38-40页 |
3.3.2 指标设计 | 第40-44页 |
3.3.3 权重分配 | 第44-45页 |
3.3.4 指标体系特征 | 第45-47页 |
第四章 实证结果与特点 | 第47-57页 |
4.1 评价说明 | 第47-50页 |
4.1.1 评价范围 | 第47-48页 |
4.1.2 数据来源 | 第48页 |
4.1.3 评价流程 | 第48-50页 |
4.2 2015 年度评价结果 | 第50-56页 |
4.2.1 总体评价结果 | 第50-51页 |
4.2.2 12 个科室评价结果 | 第51-53页 |
4.2.3 16 个工商所评价结果 | 第53-56页 |
4.3 评价结果特点分析 | 第56-57页 |
第五章 对策建议 | 第57-61页 |
5.1 绩效评价结果反映的问题 | 第57-58页 |
5.1.1 各科室/分所整体绩效表现不平衡 | 第57页 |
5.1.2 整体服务满意度较低 | 第57页 |
5.1.3 行政审批效率较低 | 第57-58页 |
5.2 提高工商部门绩效的若干建议 | 第58-59页 |
5.2.1 针对此次评价发现问题的建议 | 第58-59页 |
5.2.2 建立绩效评价长效机制的建议 | 第59页 |
5.3 完善工商部门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议 | 第59-61页 |
结语和展望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附件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