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9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0-13页 |
1.2.1 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0-11页 |
1.2.2 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1-13页 |
1.3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3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4 预期创新点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IPO审核制度的基本理论 | 第15-20页 |
2.1 IPO制度的内涵 | 第15页 |
2.2 IPO制度的理论基础 | 第15-17页 |
2.2.1 IPO审核制度理论基础 | 第15-16页 |
2.2.2 IPO信息披露制度理论基础 | 第16-17页 |
2.3 IPO审核制度的种类及其比较 | 第17-20页 |
2.3.1 证券发行核准制 | 第17-18页 |
2.3.2 证券发行注册制 | 第18页 |
2.3.3 核准制和注册制的对比 | 第18-20页 |
第三章 我国IPO审核制度发展状况及注册制改革的必要性 | 第20-27页 |
3.1 我国IPO审核制度发展历程 | 第20-22页 |
3.1.1 审批制阶段 | 第20页 |
3.1.2 核准制阶段 | 第20-22页 |
3.2 我国现行IPO审核制度存在的问题 | 第22-25页 |
3.2.1 行政力量对市场的过渡干预 | 第22-23页 |
3.2.2 信息披露制度的不完善 | 第23-24页 |
3.2.3 证券发行审核机构低效率 | 第24-25页 |
3.3 我国IPO注册制改革的必要性 | 第25-27页 |
第四章 美国IPO注册制成功实施的经验及启示 | 第27-33页 |
4.1 美国IPO注册制发展历程 | 第27页 |
4.2 美国IPO注册制的主要特征 | 第27-29页 |
4.3 美国注册制成功实施的经验 | 第29-32页 |
4.3.1 良好的政治经济基础 | 第29-30页 |
4.3.2 专业的监管机构 | 第30页 |
4.3.3 高效的信息披露制度 | 第30-31页 |
4.3.4 成熟的中介机构 | 第31-32页 |
4.3.5 有力的执法 | 第32页 |
4.4 美国IPO注册制对我国的启示 | 第32-33页 |
第五章 我国IPO注册制改革的建议 | 第33-37页 |
5.1 加强法制建设 | 第33-34页 |
5.1.1 健全立法 | 第33页 |
5.1.2 强化执法 | 第33-34页 |
5.2 调整证监会定位 | 第34页 |
5.2.1 增强证监会独立性 | 第34页 |
5.2.2 实现证监会权利下放 | 第34页 |
5.3 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| 第34-35页 |
5.3.1 建立分业审核模式 | 第34-35页 |
5.3.2 增强IPO信息披露透明度 | 第35页 |
5.4 完善退市制度 | 第35页 |
5.5 健全投资者权益保障制度 | 第35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-40页 |
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40-41页 |
致谢 | 第41-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