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井间距双井水溶造腔流场运移规律及三维数值模拟研究
| 中文摘要 | 第3-5页 |
| 英文摘要 | 第5-7页 |
| 1 绪论 | 第11-21页 |
| 1.1 前言 | 第11-13页 |
| 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3-17页 |
| 1.2.1 地下储库建设现状 | 第13-14页 |
| 1.2.2 地下储库的类型 | 第14-15页 |
| 1.2.3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5-17页 |
| 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7-19页 |
| 1.3.1 盐岩溶腔相关研究现状 | 第17-18页 |
| 1.3.2 溶腔流场特性研究现状 | 第18-19页 |
| 1.4 主要研究内容与思路 | 第19-21页 |
| 1.4.1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| 1.4.2 主要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| 第20-21页 |
| 2 盐岩性质分析及溶解特性 | 第21-33页 |
| 2.1 盐岩性质 | 第21-25页 |
| 2.1.1 石盐矿床成因 | 第21-22页 |
| 2.1.2 盐岩物理性质 | 第22页 |
| 2.1.3 盐岩溶解机理 | 第22-24页 |
| 2.1.4 国内外盐岩对比 | 第24-25页 |
| 2.2 试件准备与试验装置 | 第25-28页 |
| 2.2.1 试件准备 | 第25-26页 |
| 2.2.2 试验装置 | 第26-27页 |
| 2.2.3 试验过程 | 第27-28页 |
| 2.3 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28-32页 |
| 2.3.1 不同温度下的溶解速率 | 第28-29页 |
| 2.3.2 不同浓度下的溶解速率 | 第29-31页 |
| 2.3.3 不同倾角下的溶解速率 | 第31-32页 |
| 2.4 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| 3 小井间距水溶溶腔流场物理模型实验 | 第33-45页 |
| 3.1 物理模型实验准备 | 第33-35页 |
| 3.1.1 腔体内流体的假设 | 第33页 |
| 3.1.2 描述流体的基本方法 | 第33-34页 |
| 3.1.3 物理模型实验相似性 | 第34-35页 |
| 3.2 流场物理模型实验平台搭建 | 第35-37页 |
| 3.2.1 试件加工 | 第35-36页 |
| 3.2.2 试验平台 | 第36页 |
| 3.2.3 实验步骤 | 第36-37页 |
| 3.3 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37-44页 |
| 3.3.1 浮羽流区流场特征及微分模型 | 第38-40页 |
| 3.3.2 对流扩散区流场特征 | 第40-41页 |
| 3.3.3 边界溶蚀区流场特征 | 第41-43页 |
| 3.3.4 底部饱和区流场特征 | 第43-44页 |
| 3.4 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| 4 多因素下小井间距水溶溶腔流场特征 | 第45-57页 |
| 4.1 溶腔流场分析 | 第45-47页 |
| 4.1.1 对流扩散现象 | 第45-46页 |
| 4.1.2 溶腔流场一般规律 | 第46-47页 |
| 4.2 流场相似模型实验 | 第47-49页 |
| 4.2.1 流量对腔体流场的影响实验 | 第47页 |
| 4.2.2 提管高度对腔体流场影响实验 | 第47-48页 |
| 4.2.3 夹层对腔体流场影响实验 | 第48-49页 |
| 4.3 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49-55页 |
| 4.3.1 不同注水流量腔体流场特征 | 第49-52页 |
| 4.3.2 提管高度对腔体流场的影响 | 第52-54页 |
| 4.3.3 夹层对腔体流场的影响 | 第54-55页 |
| 4.4 本章小结 | 第55-57页 |
| 5 小井间距水溶溶腔流场三维数值模拟 | 第57-71页 |
| 5.1 计算流体力学(CFD)简介 | 第57-59页 |
| 5.1.1 计算流体力学特点 | 第57页 |
| 5.1.2 数值模拟方法特点 | 第57-58页 |
| 5.1.3 FLUENT简介 | 第58-59页 |
| 5.2 水平溶腔流场理论 | 第59-62页 |
| 5.2.1 连续介质模型 | 第59页 |
| 5.2.2 流体流动分析基础 | 第59-60页 |
| 5.2.3 流体流动模型 | 第60-62页 |
| 5.3 小井间距溶腔流场数值模拟 | 第62-68页 |
| 5.3.1 溶腔物理模型 | 第62-64页 |
| 5.3.2 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 | 第64-68页 |
| 5.4 本章小结 | 第68-71页 |
| 6 结论与展望 | 第71-75页 |
| 6.1 论文结论 | 第71-72页 |
| 6.2 创新点 | 第72-73页 |
| 6.3 待解决问题与展望 | 第73-75页 |
| 致谢 | 第75-7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7-83页 |
| 附录 | 第83页 |
|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83页 |
|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| 第83页 |
| C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| 第83页 |
| D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