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设计论文--民用建筑论文--医疗建筑和保健建筑论文--医院论文

高海拔地区供暖病房飞沫污染物的传播及风险评价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1 绪论第9-17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9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供暖房间室内污染物传播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不同供暖形式联合独立新风系统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高海拔地区室内污染物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病房飞沫污染物的传播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病房感染风险评价第13-15页
    1.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5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第15-17页
2 高海拔地区供暖病房室内环境调查与分析第17-29页
    2.1 调查与测试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调查目的与方案设计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调查医院简介第17-18页
    2.2 病房供暖系统第18页
    2.3 供暖病房室内环境测试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测试对象、参数和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供暖病房室内环境测试结果分析第19-21页
    2.4 供暖病房人员数量变化第21-24页
    2.5 供暖病房门窗开启行为第24-25页
    2.6 呼吸道疾病病人咳嗽次数调查第25-27页
    2.7 本章小结第27-29页
3 供暖病房室内飞沫污染物传播模型的建立第29-51页
    3.1 供暖病房物理模型的建立第29-31页
    3.2 供暖病房飞沫传播数学模型及相关参数的确定第3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基本假设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数学模型的选择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高海拔地区相关参数的修正第35-42页
    3.3 初始及边界条件的设置第42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模拟操作条件的设置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空气入口边界条件的设置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空气出口边界条件的设置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表面边界条件的设置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飞沫污染物离散相的设置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初始条件的设置第47页
    3.4 数值解法的选择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离散方法的设置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求解方法的设置第48页
    3.5 供暖模型的验证第48-50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50-51页
4 供暖病房飞沫传播的模拟结果分析第51-83页
    4.1 低温辐射地板供暖病房模拟结果及评价第51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地板供暖病房几何模型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地板供暖病房室内环境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地板供暖病房污染物浓度分布第54-59页
    4.2 散热器供暖病房模拟结果及评价第59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散热器供暖病房几何模型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散热器供暖病房室内环境第59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散热器供暖病房污染物浓度分布第62-65页
    4.3 有独立新风的低温辐射地板供暖病房模拟结果及评价第65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有独立新风的地板供暖病房几何模型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有独立新风的地板供暖病房室内环境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有独立新风的地板供暖病房污染物浓度分布第68-71页
    4.4 有独立新风的散热器供暖病房模拟结果及评价第71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有独立新风的散热器供暖病房几何模型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有独立新风的散热器供暖病房室内环境第72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有独立新风的散热器供暖病房污染物浓度分布第74-77页
    4.5 不同供暖病房飞沫传播的对比第77-8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不同供暖病房飞沫浓度的对比第77-80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不同供暖病房室内飞沫个数的对比第80-82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82-83页
5 供暖病房呼吸道疾病感染风险评价第83-97页
    5.1 感染风险评价模型的选择第83-85页
    5.2 呼吸区感染风险评价模型的建立第85-86页
    5.3 高海拔地区人体肺通气量变化第86-87页
    5.4 不同供暖病房呼吸区感染风险对比第87-91页
    5.5 与现有文献感染风险对比第91-95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95-97页
6 结论与展望第97-99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97-98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98-99页
致谢第99-101页
参考文献第101-106页

论文共10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办公建筑PM2.5浓度的影响因素与预测模型
下一篇:掺硼金刚石薄膜电极电化学抑制和去除藻类的效果及机理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