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职业技术教育论文--教学理论、教学法论文

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发展性评价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1 绪论第11-15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第11页
    1.2 概念的界定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中等职业学校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学业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发展性评价第12页
    1.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的目的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的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思路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方法第13-15页
2 国内外发展性评价研究综述第15-24页
    2.1 国外发展性评价研究第15-16页
    2.2 国内发展性评价研究第16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研究文献统计特征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发展性评价的理论研究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基于发展性评价的应用研究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中职发展性评价研究现状第22-24页
3 学生学业发展性评价概述第24-29页
    3.1 学生学业发展性评价的理论依据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建构主义理论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多元智能理论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教育人类学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最近发展区理论第25-26页
    3.2 学生学业发展性评价的内涵第26-27页
    3.3 学生学业发展性评价的特点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以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价值观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以多元性为特点的多元主体观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以质量结合为途径的多样方法观第27-28页
    3.4 学生学业发展性评价的原则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整体性原则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反馈性原则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过程性原则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发展性原则第28-29页
4 中职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与评价方法第29-37页
    4.1 中职学生学业发展性评价体系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中职学生学业发展性评价体系构成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体系构建原则第31-32页
    4.2 中职学生学业发展性评价方法与工具第32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评价过程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评价方法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评价工具第34-37页
5 学生学业发展性评价的实践效果与反思第37-49页
    5.1 中职发展性评价的实施策略第37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贯彻中职发展要求,构建三维发展性评价体系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“立体式”培养目标,促进未来发展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健全组织章程,分组设计评价方案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多元评价主体,“理实一体”化评价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5 两大工程体现全面指标评价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6 项目课程评价体系设计,丰富评价方法第41-43页
    5.2 发展性评价实施效果分析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学科成绩进步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操作技能提高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学生可接受度较高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问题与注意事项第47页
    5.3 中职学生学业发展性评价建议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自上而下的组织制度保障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体现专业特色活动设计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自内而外的评价内容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形成反馈的评价圈第48-49页
小结第49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3页
附录:中职学校学生发展性评价反馈表(学生用)第53-54页
致谢第54-55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55页

论文共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低功耗逐次逼近型ADC的设计与实现
下一篇:云南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